第9章 牢盛想影响我考试发挥是吧!(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今天备忘录一直没动静,但盛年想的不是没有掛……没有日记怎么办。
  而是……“这两篇未来日记內容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调整完了,其实已经够用。”
  此时此刻,盛年反覆琢磨,感觉获得未来信息也不全是利好。
  比如很容易產生不合时机的困扰,像昨天到今天,他就偶尔会想到创业。
  可他盛年同学哪懂什么创业不创业的。
  只会因为知道需要提高家庭的经济基础才可以更好避免意外,从而產生些许焦虑。
  更何况当下正值高三,哪怕父母双职工,算是可以啃老,他觉得也不该背离主业。
  毕竟,某种意义上,时至今日他盛年同学过去17年绝大多数的努力都只为高考这一跃。
  此前对高考更本质的意义盛年算不上多清晰,如今他至少明白了本质之一是获得一个优秀平台。
  其余任何方式都没这个公平、公开、公正,以及简单!
  一个例子,倘若能通过努力考上清北,那在校期间可以相对轻鬆接触到的学校教职工可称一生之巔。
  譬如某任清华校长如今是局委,是最拔尖的几个民间选手等閒也见不到的了。
  综上,盛年其实更希望日记的间隔频次可以稍微稀疏点。
  比如等他確定成绩提高到差不多够用再出新的。
  可惜现实往往很骨感,次日周一一早,盛年吃早餐前看了眼手机,备忘录上赫然出现了红点。
  吃著稀饭,他解锁备忘录,果然看到多出来了一篇新的日记——
  “精力不济。”
  “老规矩——我,盛年,男,现年35.8岁,已婚未育。”
  標准日记开头……还那样,都不如少年稳重。
  “住院治疗半月再回学校,一切仿佛变陌生了,不管是学业还是同学,除了当年几个义子和损友。”
  “当年的郑立民真固执,一再拒绝还要安排三帮一,果然帮来帮去都是仇。”
  “老盛不能接受我右手神经永久性损伤,疯狂追责,结果影响到了来年转公务序列时的风评……”
  “过了35,跟妻子的日常更是力不从心,有点后悔从小到大都疏於健身了……”
  盛年:“!!!”
  仅在这一秒,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17岁少年手上的勺子掉进碗里,並低了低头。
  他盛某不是不能理解写日记是想到哪写到哪,不存在连贯性,但转折这么凶硬的吗?!
  啊!
  什么玩意就力不从心了?
  好好讲清楚!
  哥们虽然还没实际上过战场,但能不知道个人战斗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