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镇使,你的血,还要吗?(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91章 镇使,你的血,还要吗?
  “秦郎君,果然闻名不如见面,今日一见,方知韩大家字字写实,情真意切。”
  大关城头之上,秦淮与这位比他矮半头的少年郎並肩而站。
  当秦淮知道这位出口成章的少年竟然就是闻名后世的文学家杜牧之后,便盛情邀请他到城头一观。
  “秦郎君,令尊为你起秦淮这个名字,实在是厉害,好读好听好记。”
  听到杜牧之这么说,秦淮颇有些不真实的感觉。
  如果没记错的话,他的名字就是父母根据杜牧的《泊秦淮》这首著名的诗作而来。
  此时的杜牧,还只有十七岁,虽然按照这个时代的风俗,已经成年了,但是稚气未脱,少年感十足。
  与之相对应的,杨潜的儿子杨校之,十六岁看起来就成熟稳重,已经可以进入天工营这种核心区域干活了。
  “杜郎君为何到此?”
  “我自幼仰慕李太白仗剑远游、壮览山河,每诵《蜀道》《天姥》,恨不能生双翼追其尘。”
  秦淮点点头,李白虽逝,但是其名远播,深深影响著后人。
  “年初在长安,我终於看到了盛名於世的灯会大赏,然后听闻韩退之赋大关新篇,云间铁城、江左奇观,遂有观止之念。今越千山而至,但见火精铸刃,水轮转日月之机,终於相信韩公所言,此地乃天工可夺,造化能参。秦郎君这般手段,当使干將焚炉,鲁班輟斧。”
  看著意气风发、出口成章的天才少年,秦淮不禁莞尔。
  不愧是人称小李杜的豪放派诗作大家,要知道,杜牧的成名时期,恰好到了唐朝晚期,能在这个昏王朝的统治末期,依然成为豪放派诗人,可是殊为不易。
  秦淮对这个少年很有好感,於是邀请他在大关住下,並且亲自带他参观了炼铁场、烧砖场等机巧之地。
  此时这些场地,在秦淮的全方位的提升之下,制度保障、流程优化、牙人训练等一系列措施的推行,已经颇具现代工厂的雏形,自然引得杜牧阵阵惊嘆。
  按照他的说法,此处景观,已经远胜徒有其表、华而不实的长安上元灯会。
  参观过程中,眾人对这个不拘小节、豁达爱笑的少年非常欣赏,蒋干莫还带著杜牧亲手锻打出了一把新式镰刀,直让他激动地当场行了拜师礼。
  《泊大关》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大关近酒家。
  千锤锻得山河固,自把新桃换旧伽。”
  这是杜牧临別之时送给秦淮的诗,秦淮开心之余不免有些惶恐,不知道自己的无意之举,是不是让世间少了一篇传世佳作。
  大关。
  窗明几净的宽教室,完全按照现代社会的课堂布置,桌椅、讲堂、黑板,一应俱全。
  讲台之下,有二十多人,有男有女,皆穿白色外袍。
  这是秦淮力排眾议推行的医护套装。
  讲台之上,秦淮正讲解著手术治疗外伤应该具备的消毒知识。
  从用烧开后的水洗手,到如何用酒精为刀具、针线、纱布清洗消毒,再到术后的休养,秦淮讲解的很认真,可谓是不遗余力、面面俱到。
  虽然很多知识都是他从影视剧里面看到的,不一定准確,但是他毕竟是实打实的学霸,他结合自己的理解和生物学知识,也是形成了一套算得上规范的治疗流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