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朝堂局势(3 / 4)
今日清晨,有淮西派的文官来到他们这里,说出了科举舞弊、考题泄露一事。
而此次科举舞弊之事,乃是浙东系文官集体所为,淮西派文官没有任何人参与到其中。
淮西派文武本就站在一起,更何况之前很多武將还以胡惟庸为首,听说到这个消息后,王弼便立刻將这件事情告知了锦衣卫指挥使毛驤,让其调查这件事情。
正好趁著这个机会,清理清理浙东派的人。
至於为何不进宫直接稟告给朱元璋?据闻皇长孙朱雄英病重,朱元璋心情很是不好,他也没有想著直接入宫面见朱元璋。
吉安候陆仲亨倒是没有像王弼这般暴力喝酒,他轻轻端起杯盏浅浅品了一口,想了想道:“我总感觉有些不对。”
“哪里不对?”王弼目光闪了闪,他知道陆仲亨虽然和他们也是武將出身,但確是有脑子的人。
“这些年来,因刘伯温、宋濂、胡惟庸等人去世,淮西和浙东两系文官爭斗是並非那般激烈了。”
“他们本来同为文官一系的人,这些年倒是因为皇长孙的病重,渐渐抱团在一起。”
王弼听的认真起来。
这倒確实。
明朝还未建立以来,浙东和淮西两派就爭斗的厉害,一直到了洪武十三年,还在激烈的斗著,可隨著胡惟庸被诛、皇长孙的病重,斗的倒是並没有那么厉害了,反而有著抱团和好的趋势。
究其原因,是两系斗爭这么多年,对於双方的损害都很大,这些年来可有不少的官员死於其中。
同时,大明王朝刚刚建立,武將集体本来就强於文官集体,再加上皇长孙朱雄英天生有著武將集体的拥戴,文官集体是斗不过武將集体的。
他们也只能內斗了。
但现在却不同了,皇长孙朱雄英染的是天,是治不好的,其薨逝后很有可能是朱允炆被册立为皇太孙,朱允炆的母亲是吕氏,是大儒吕本的女儿,天生有著文官集体的拥戴。
这是文官集体唯一能斗过武將集体的机会,意识到这一点后浙东和淮西两系的文官集体不再內斗,反而渐渐和好。
“科举舞弊,考题泄露,最终得到考题的是谁?还不是文官大族中的子弟,这对於文官集体是好事,更何况很有可能未来皇太孙是朱允炆的,此时增加文官集体的力量,朱允炆受到的拥戴更多,则更容易成为皇太孙。”
“这也是文官集体未来能抗衡开国武將勛贵集体的机会。”
“这种情况下,那群淮西文官为什么不想著和浙东文官合作,反而告发浙东文官科举舞弊?这就是让我奇怪的地方。”
陆仲亨眉头紧皱,他就是感觉有些不对。
任何一个朝代,局势和关係都是错综复杂的,明朝也是如此。
明朝目前可以分为两个集体。
武將集体和文官集体。
武將集体,基本上全部都是淮西勛贵。
文官集体中,又分为淮西系和浙东系。
这里要注意的是,淮西系文官集体力量是远远不如浙东系的,因为当年跟隨陛下打天下的淮西人中,本就是武將为多,剩余的文官也就是李善长、胡惟庸为首的寥寥人了,而胡惟庸案中又被诛杀了一部分人。
浙东系,原本是以刘伯温为首的,其人数多的原因则是在打天下的过程中,由於朱元璋扩充地盘的速度太快,只能沿用大量元朝官员和地方士子,这些人自然是融入不到淮西文官集体中的,只能加入浙东系,若单论两系的文官力量,浙东系是远远强於淮西系的。
但加上武將力量,淮西系有著开国勛贵的支持,又远远强於浙东系。
拋开皇室外,这就是当前复杂的环境和局势。 ↑返回顶部↑
而此次科举舞弊之事,乃是浙东系文官集体所为,淮西派文官没有任何人参与到其中。
淮西派文武本就站在一起,更何况之前很多武將还以胡惟庸为首,听说到这个消息后,王弼便立刻將这件事情告知了锦衣卫指挥使毛驤,让其调查这件事情。
正好趁著这个机会,清理清理浙东派的人。
至於为何不进宫直接稟告给朱元璋?据闻皇长孙朱雄英病重,朱元璋心情很是不好,他也没有想著直接入宫面见朱元璋。
吉安候陆仲亨倒是没有像王弼这般暴力喝酒,他轻轻端起杯盏浅浅品了一口,想了想道:“我总感觉有些不对。”
“哪里不对?”王弼目光闪了闪,他知道陆仲亨虽然和他们也是武將出身,但確是有脑子的人。
“这些年来,因刘伯温、宋濂、胡惟庸等人去世,淮西和浙东两系文官爭斗是並非那般激烈了。”
“他们本来同为文官一系的人,这些年倒是因为皇长孙的病重,渐渐抱团在一起。”
王弼听的认真起来。
这倒確实。
明朝还未建立以来,浙东和淮西两派就爭斗的厉害,一直到了洪武十三年,还在激烈的斗著,可隨著胡惟庸被诛、皇长孙的病重,斗的倒是並没有那么厉害了,反而有著抱团和好的趋势。
究其原因,是两系斗爭这么多年,对於双方的损害都很大,这些年来可有不少的官员死於其中。
同时,大明王朝刚刚建立,武將集体本来就强於文官集体,再加上皇长孙朱雄英天生有著武將集体的拥戴,文官集体是斗不过武將集体的。
他们也只能內斗了。
但现在却不同了,皇长孙朱雄英染的是天,是治不好的,其薨逝后很有可能是朱允炆被册立为皇太孙,朱允炆的母亲是吕氏,是大儒吕本的女儿,天生有著文官集体的拥戴。
这是文官集体唯一能斗过武將集体的机会,意识到这一点后浙东和淮西两系的文官集体不再內斗,反而渐渐和好。
“科举舞弊,考题泄露,最终得到考题的是谁?还不是文官大族中的子弟,这对於文官集体是好事,更何况很有可能未来皇太孙是朱允炆的,此时增加文官集体的力量,朱允炆受到的拥戴更多,则更容易成为皇太孙。”
“这也是文官集体未来能抗衡开国武將勛贵集体的机会。”
“这种情况下,那群淮西文官为什么不想著和浙东文官合作,反而告发浙东文官科举舞弊?这就是让我奇怪的地方。”
陆仲亨眉头紧皱,他就是感觉有些不对。
任何一个朝代,局势和关係都是错综复杂的,明朝也是如此。
明朝目前可以分为两个集体。
武將集体和文官集体。
武將集体,基本上全部都是淮西勛贵。
文官集体中,又分为淮西系和浙东系。
这里要注意的是,淮西系文官集体力量是远远不如浙东系的,因为当年跟隨陛下打天下的淮西人中,本就是武將为多,剩余的文官也就是李善长、胡惟庸为首的寥寥人了,而胡惟庸案中又被诛杀了一部分人。
浙东系,原本是以刘伯温为首的,其人数多的原因则是在打天下的过程中,由於朱元璋扩充地盘的速度太快,只能沿用大量元朝官员和地方士子,这些人自然是融入不到淮西文官集体中的,只能加入浙东系,若单论两系的文官力量,浙东系是远远强於淮西系的。
但加上武將力量,淮西系有著开国勛贵的支持,又远远强於浙东系。
拋开皇室外,这就是当前复杂的环境和局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