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落子】(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攻,强攻百越之地,不必担心破坏当地的环境什么的,直接用火器,带上百家宫研究出来、制造署制造出来的火药,直接将百越之地炸翻。
  这样一来有两个好处,第一可以令伤亡降低到最低,二来可以为后续的拆、砍奠定基础。
  如此一来,瘴气和地形对人类造成的干扰就会降到最低。
  主打的就是一个速战速决。
  拆、砍同样很简单,这是攻打下来百越之后的事情了。
  将百越攻打下来之后,将百越之地拆分,拆封成一个个的小版块,将百越之地的蛮夷之人的部落拆分,让他们没有办法汇聚在一起,自然也就不用担心他们后续的造反了。
  一个人怎么造反?
  至于砍就更加简单,两个字,砍树。
  砍树为田,暂时取消百越之地的砍树禁令,甚至鼓励人们砍树还耕。
  南方的瘴气为何多?
  环境为何让人有些受不了?
  在这个时期,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里的丛林太多了,大量的原始树林会孕养出来大批的细菌、微生物等,从而产生瘴气。
  当原始丛林大面积的消失,成为耕地的时候,这里的瘴气自然就会消退很多。
  而陈珂提出的“三分田法则是更让人惊叹。”
  什么是三分田法?
  就是但凡在规定的期限内,百姓们开垦出来的土地是分成两部分的。
  其中一部分,有八成,这八成属于朝廷,朝廷出固定的钱资去购买这些土地。
  另外一部分,有两成,这两成属于这些民众,这些田地依旧是如同原本的法子一样,民众们拥有这些田地的使用权,但延长了使用的期限,将根据一个人的生命改成两代人的生命。
  两代人以内,这个土地都是可以让这些民众们无偿使用了。
  等到这两代人死去之后,官府才会将这土地收走。
  这是两分。
  另外的一分则是在规定可以无条件砍树的期限之外,规定的不可以砍树的期限之内这一段时间,砍树还耕开垦出来的土地,是一九分,一成归民众,九成归朝廷。
  这一成按照原本秦律规定的一代人法子去施行,同时也要上交一部分的钱资给朝廷。
  砍树所得的木柴归民众所有。
  这一份在现在看来十分不合理的法子,在秦朝这个时代却是黔首们占据了大便宜。
  因为秦朝时期,或者说整个古代时期树木都是不可以随意砍伐的。
  为何杜甫有一句诗叫做“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民众为何会被冻死?
  就是因为如此,因为柴火太贵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用得起的。
  这个时期,冬日对民众来说最大的威胁就是寒冷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