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橙子4的市场定位(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总会亲自审阅每一份方案!”
  周明哲接过话,拋出了最诱人的筹码。
  “我在这里代表陈总承诺,任何人的方案,只要被陈总选中,方案提出者將有机会直接担任该项目的研发小组组长,独立负责前期预研!
  未来项目成功落地,產品收益会有专项分成!
  这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一步登天!
  用你的才华,为自己拼一个未来!”
  这番话瞬间在橙科的工程师群体中,尤其是年轻工程师中,引发了巨大轰动。
  谁不想年少成名?
  谁不想自己的名字,与一款革命性產品绑定?
  一时间,橙科实验室的灯常常亮到深夜,咖啡消耗量激增。
  无论是光学实验室、动力学部门,还是理论物理和流体力学背景的工程师,都开始绞尽脑汁,將平时那些或谨慎、或大胆的想法整理成详尽的方案报告。
  几天后,周雨萌抱著一摞厚厚方案书,摆在了陈默的办公桌上。
  现在橙子系的工程师不断壮大,即使有周明哲和刘志宇的初步筛选,上交上来的方案也有五十多份了!
  他了整整一个下午和晚上,摒弃了一切干扰,逐字逐句地阅读这些凝聚著智慧与野心的文档。
  有的方案中规中矩,只是在现有技术上做优化,有的则天马行空,缺乏可行的理论支撑。
  最终,陈默的目光,锁定在了两份激活黑科技系统研发提示的方案上。
  第一份,標题朴实无华:《一种低功耗、高適应的摄像系统》。
  提出者是一名刚从传统光学企业,跳槽来橙科的年轻工程师。
  方案的核心思想,並非追求极致的像素或夜景亮度,而是另闢蹊径,將“能效比”和“环境適应性”作为最高设计准则。
  它通过一套智能识別算法和可调光圈、传感器协同工作,確保在暗光、强光、高温、低温等极端环境下,都能输出稳定、可用的画面,同时將功耗控制在极低水平。
  主动牺牲了部分在实验室理想条件下才能达到的极限性能,换取了在任何现实场景下“绝不掉链子”的可靠表现。
  陈默看中了它的务实与普適性,这非常符合橙子科技立足下沉市场,追求稳定可靠的品牌调性。
  太先进的摄像系统,橙子手机反而“不合適”。
  第二份,標题则充满了科幻色彩:《空泡风冷系统(导流管涡流方案)》。
  提出者是一名痴迷於流体力学和前沿物理的博士。
  方案描述了一种基於某种特殊超高频率电磁波,激发空气分子產生宏观尺度“空泡效应”的设想。
  这些空泡在微型导流管內形成特定涡流,无需传统扇叶即可实现高效的空气定向流动和热交换,从而达到无扇叶、静音、高效的风冷效果。
  方案里充满了复杂的公式和推测性的物理模型,其核心原理——“宏观空泡效应”在现有物理界公认的领域內几乎闻所未闻。
  不过微观尺度空泡效应,倒是已经被证实存在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