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暗潮涌动!(5 / 6)
“城门一破,大军可并分三路,让人沿着两翼砍树,并与峡谷同步行军,步步推进,以炸弹轰炸为主,自可步步破敌。”
雍鸡关的峡谷并不长。
这一点,与雁门关大不一样。
雁门关,其通往北方的雁门谷足足有几十里长,容易遭人设伏。
雍鸡关不一样。
雍鸡关的峡谷就一两百米长,这也就使得其两翼甚至都无法设伏。
交趾国守军坚守不出,雍鸡关两翼自然也就是为大周一方所占领。
“好。”
赵策英点了点头,向下望去:“他年,编修史书,朕希望尔等都名列其中,甚至于单独编修列传!”
“若有机会,朕更是得效仿太宗文皇帝,列二十四名臣阁。”
赵策英重重道:“这都是一点一点打出来的地位!”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不少武将暗自一震。
打,必须得打啊!
二十四名臣阁呢!
兴庆府,白高殿。
丹陛之上,时年十一岁的幼主李秉常坐在龙椅上,一脸的严肃,却又有着一种难以掩去的稚气。
龙椅之后,一道帘子垂下,隐约坐着一貌美妇人,凤袍披身,颇有威仪。
这,却是太后梁氏。
自从李谅祚不幸遭到阵斩,西夏便成了幼主登基,太后垂帘听政,国舅执掌大权的格局。
并且,估计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这一政局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毕竟,幼主李秉常仅十一岁而已,还没有反抗老母亲的资格。
名义、实权皆系于外戚之手,西夏俨然已是外戚的一言堂。
大殿之上,除了国舅兼宰相的梁乙理以外,别无他人。
帘幕垂下,梁太后持着文书,连连皱眉:“连着两次大捷。赵皇帝,这是要解决南方隐患,以便于安心北伐?”
“赵策英自有不俗气魄,性子更是一等一的强势坚毅,否则也不可能大肆放权变法。据传,其一向是以实现大一统为目标。”
梁乙理眯着眼睛,叹息道:“自从大周变法有了成效,国力就一直在上升。研制出的炸弹,更是大肆拔高了军事战斗力。”
“多事之秋啊!”梁乙理连连摇头。
就目前的局势来讲,辽、夏二国要是什么事都不干,那可就是妥妥的亡国之象。
本来辽、周、夏三国都烂,结果大周突然就不烂了,甚至于渐渐偏向于“优等”。
三者差距,自然是越来越明显。 ↑返回顶部↑
雍鸡关的峡谷并不长。
这一点,与雁门关大不一样。
雁门关,其通往北方的雁门谷足足有几十里长,容易遭人设伏。
雍鸡关不一样。
雍鸡关的峡谷就一两百米长,这也就使得其两翼甚至都无法设伏。
交趾国守军坚守不出,雍鸡关两翼自然也就是为大周一方所占领。
“好。”
赵策英点了点头,向下望去:“他年,编修史书,朕希望尔等都名列其中,甚至于单独编修列传!”
“若有机会,朕更是得效仿太宗文皇帝,列二十四名臣阁。”
赵策英重重道:“这都是一点一点打出来的地位!”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不少武将暗自一震。
打,必须得打啊!
二十四名臣阁呢!
兴庆府,白高殿。
丹陛之上,时年十一岁的幼主李秉常坐在龙椅上,一脸的严肃,却又有着一种难以掩去的稚气。
龙椅之后,一道帘子垂下,隐约坐着一貌美妇人,凤袍披身,颇有威仪。
这,却是太后梁氏。
自从李谅祚不幸遭到阵斩,西夏便成了幼主登基,太后垂帘听政,国舅执掌大权的格局。
并且,估计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这一政局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毕竟,幼主李秉常仅十一岁而已,还没有反抗老母亲的资格。
名义、实权皆系于外戚之手,西夏俨然已是外戚的一言堂。
大殿之上,除了国舅兼宰相的梁乙理以外,别无他人。
帘幕垂下,梁太后持着文书,连连皱眉:“连着两次大捷。赵皇帝,这是要解决南方隐患,以便于安心北伐?”
“赵策英自有不俗气魄,性子更是一等一的强势坚毅,否则也不可能大肆放权变法。据传,其一向是以实现大一统为目标。”
梁乙理眯着眼睛,叹息道:“自从大周变法有了成效,国力就一直在上升。研制出的炸弹,更是大肆拔高了军事战斗力。”
“多事之秋啊!”梁乙理连连摇头。
就目前的局势来讲,辽、夏二国要是什么事都不干,那可就是妥妥的亡国之象。
本来辽、周、夏三国都烂,结果大周突然就不烂了,甚至于渐渐偏向于“优等”。
三者差距,自然是越来越明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