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赵策英:朕还要御驾亲征!(2 / 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绝大多数“轻微”反对者,都已经成了中立者。
  政见上不太支持变法,但实际行动上却老老实实的执行着变法政令,不敢有半分违逆,这就是中立者。
  而这一部分人,偶尔也得刷一刷存在感。
  不痛不痒的弹劾,就是让中立者刷存在感的好机会。
  也因此,就算是有人弹劾,江昭基本上也就是一笑了之。
  反正,公道自在人心,变法究竟有没有成效,人心自会给出答案,史书也自会给出答案。
  区区弹劾而已,又掉不了半块肉,自是没必要上纲上线。
  但这一次,不太一样!
  吕惠卿,司农寺少卿、知谏院、太子中允,为正四品实权官员,富弼、韩绛一脉的核心人物。
  王安石,都察院院长、衔兵部尚书,正二品实权大员,文彦博、元绛一系的核心人物。
  这二人,无一例外,都是“接班人”式的人物。
  而且,还都是坚定的变法支持者、执行者。
  王安石执掌都察院,为“考成法”的核心执行者。
  吕惠卿也半分不差。
  以往土地清丈的推进实行,就有吕惠卿的手笔。
  然而,谁承想两人竟然毫无预兆的干了起来。
  吕惠卿上呈文书,弹劾了王安国、王安石二人。
  王安国,也即王安石的弟弟,赫赫有名的“临川三王”之一,于熙丰元年考上了进士功名,并任职国子监教授。
  吕惠卿上呈文书,弹劾王安国诋毁新政,试图反对新政,兼有结党营私之嫌;弹劾王安石变法之心不坚,身在曹营心在汉,不宜执掌都察院。
  都是一些偏重于“莫须有”的虚无缥缈的弹劾,而非实质性的罪状。
  也就是说,这是纯粹的诋毁!
  这是什么行为?
  往小了说,这是王安石、王安国、吕惠卿三人的恩怨。
  往大了说,这是有可能是变法集团内部内斗的开端!
  一旦处理不好,甚至都有可能导致变法集团彻底内耗起来。
  这并非是危言耸听。
  北宋年间,王安石变法,变法集团内斗,就致使变法导向了“权力倾轧”,相互攻伐。
  张居正变法,变法集团内斗,也致使变法难以执行,难以长久维系,人亡政息。
  这种可能产生恶劣影响的事情,江昭自是相当排斥,且坚决不允许。
  于是乎,也就有了“甩脸子”的状况。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