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拓土转机!(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子纯,你说这有没有可能是陷阱?”
  话音一落,都不待王韶回应,张鼎便皱起了眉头。
  署名、盖章!
  有此两项,假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小。
  王韶摇着头,淡淡道:“且不说天下之大,不乏目光短浅之辈,有此行径并不稀奇。”
  “就算是从利益上分析,也并非是不可理解。”
  “一则,西夏是外戚掌权的路数。”
  “一旦国相梁乙理掌握了边疆军权,并借此威望大涨。区区十二岁的国主,自此可就毫无翻身余地。”
  “且自此以后,李秉常渐渐长大,一日胜一日,遭到的忌惮会越来越狠。”
  “他日,就算是遭到弑杀,也并非是不可能。”
  王韶望过去,目光灼灼:“以梁乙理和梁太后的性子,断然是不会让李秉常活到成年的。”
  张鼎心头一凛,旋即颇为认可的点了点头。
  西夏和大周的政治构架并不相同。
  大周是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这也就使得,士大夫阶级几乎是天然的维护君王的统治。
  特别是在涉及垂帘听政,永远都有宰辅大臣主动逼着太后撤帘还政。
  西夏不一样。
  西夏是蕃官、汉官制,政治生态隐隐类似于西汉。
  国舅,竟然也能是国相!
  外戚干政,甚至都不必找一些由头,而是可直接掌握权柄,可见政治架构相当荒谬。
  但这也就导致了一大难题——太后和国相联合,根本无人可制。
  于是乎,一些像是李清一样的有志之士,不免就会低调的龟缩起来。
  上上下下,根本就没有半分要求太后“撤帘还政”的声音。
  然而,表面上没有异样的声音,不代表暗地里也没有。
  国主正统,从龙之功,从来就不乏有人心头意动。
  无论是帝党,亦或是太后党,都非常清楚一个事实——潜藏的帝党,从来想的都是军事政变,而非通过言语祈求撤帘还政。
  有别于大周的政治架构,使得外戚干政变得相当容易。
  但在隐形中,却也消去了“和平撤帘”的路子。
  要么是太后死,国主掌权。
  要么是国主死,外戚掌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