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泰山封禅?(7 / 8)
“唉!”
赵策英摇着头,眼中尽是迟疑之色。
封禅吧,拉低档次。
不封禅吧,真宗皇帝姓赵。
要是不姓赵,赵策英是百分百不会去封禅的。
可问题就在于,他姓赵!
而且,还承接了真宗一脉的皇位。
真宗皇帝拉低了档次,可谓人人皆知。
而作为赵氏子孙,承人皇位,有了莫大功业,自该救一救“场”。
庙堂上的文武大臣,也肯定都会上书劝谏。
否则,就连赵氏子孙都不去祭祀,泰山封禅可就真的彻底毁了。
千秋万代,后世人不得骂死赵氏一族?
“这——”赵策英一脸的纠结。
他妈的,天底下怎么有这么脸皮厚的人呢?
偏安一隅,还签订了辱国条约,这都敢泰山封禅?
“子川,可有建议?”赵策英无奈一叹,一脸希冀的望过去。
就以他对江昭的理解,抛出问题以前,其心头肯定就已经有了一定的见解。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江昭早已心有稿腹,顺着赵策英的话,沉吟着,建议道:“以臣拙见,要么不祭,要么游而不祭。”
“游而不祭?”赵策英眯了眯眼睛。
干脆不祭祀,这好理解。
可,游而不祭?
“游泰山,以示重视;不祭泰山,就说真宗皇帝已经祭过,子孙不宜逾越祖宗。”
“此外,让史官记载得详细一点,并经报纸传遍天下。”江昭解释着,补充道。
“嘶~!”
赵策英眼前一亮,理解了其中意思,不禁道:“妙啊!”
游而不祭,详细记载,不宜逾越祖宗!
如此,千百年过后,可谓是“自有大儒辩经”。
若是后世的泰山封禅含金量还行,于后世人而言,无疑是赵官家救了一波泰山封禅的名声。
毕竟,赵策英可是作出了一副有意祭祀的样子。
若是后世的泰山封禅含金量不行,于后世人而言,自然是赵官家也不太情愿封禅泰山。 ↑返回顶部↑
赵策英摇着头,眼中尽是迟疑之色。
封禅吧,拉低档次。
不封禅吧,真宗皇帝姓赵。
要是不姓赵,赵策英是百分百不会去封禅的。
可问题就在于,他姓赵!
而且,还承接了真宗一脉的皇位。
真宗皇帝拉低了档次,可谓人人皆知。
而作为赵氏子孙,承人皇位,有了莫大功业,自该救一救“场”。
庙堂上的文武大臣,也肯定都会上书劝谏。
否则,就连赵氏子孙都不去祭祀,泰山封禅可就真的彻底毁了。
千秋万代,后世人不得骂死赵氏一族?
“这——”赵策英一脸的纠结。
他妈的,天底下怎么有这么脸皮厚的人呢?
偏安一隅,还签订了辱国条约,这都敢泰山封禅?
“子川,可有建议?”赵策英无奈一叹,一脸希冀的望过去。
就以他对江昭的理解,抛出问题以前,其心头肯定就已经有了一定的见解。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江昭早已心有稿腹,顺着赵策英的话,沉吟着,建议道:“以臣拙见,要么不祭,要么游而不祭。”
“游而不祭?”赵策英眯了眯眼睛。
干脆不祭祀,这好理解。
可,游而不祭?
“游泰山,以示重视;不祭泰山,就说真宗皇帝已经祭过,子孙不宜逾越祖宗。”
“此外,让史官记载得详细一点,并经报纸传遍天下。”江昭解释着,补充道。
“嘶~!”
赵策英眼前一亮,理解了其中意思,不禁道:“妙啊!”
游而不祭,详细记载,不宜逾越祖宗!
如此,千百年过后,可谓是“自有大儒辩经”。
若是后世的泰山封禅含金量还行,于后世人而言,无疑是赵官家救了一波泰山封禅的名声。
毕竟,赵策英可是作出了一副有意祭祀的样子。
若是后世的泰山封禅含金量不行,于后世人而言,自然是赵官家也不太情愿封禅泰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