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二十四昭勋阁功臣(上)(6 / 8)
“曹彬。”国舅向宗良主动提道。
作为灭南唐、后蜀的主帅,曹彬被誉为“大周第一良将”,以仁厚著称。
太祖一朝,仅赵普、曹彬二人配享太庙庭。
如此,曹彬自可位列一席。
“张令铎。”
“高怀德。”
“王审琦。”
一道又一道人名,相继被点了出来。
约莫两炷香左右,太祖一朝的十大功臣,就一一被挑了出来。
赵普、曹彬、潘美、石守信、张令铎、高怀德、王审琦、慕容延钊、韩重赟、李处耘!
一文九武!
其中,不乏有跟赵普、曹彬一样功绩较为不俗的人,例如王审琦。
王审琦此人,乃是陈桥兵变的核心将领,参与平定李筠、李重进叛乱,位列“义社十兄弟”之一。
不过,除了王审琦以外,其余的人都较为“普通”。
不出意外,都是毫无争议的得被淘汰的人选。
这也不奇怪。
究其缘由,主要还是“不出挑”的问题。
太祖皇帝是陈桥兵变,受到将士拥立,从而黄袍加身。
这就使得,太祖皇帝的上位过程,其实相当和平。
既没有西汉楚汉相争的大规模、大场面,也没有唐太宗玄武门之变的惊心动魄。
太过和平,注定了臣子不会有太多的表现机会,从而导致“不出挑”,根本没有一件值得千古传颂的佳话,亦或是特别值得称道的大功绩。
“太宗皇帝年间,何人可位列前十?”赵策英拾起朱笔,记下名字,继续问道。
“吕端。”江昭开头道。
吕端大事不糊涂!
这句话颇有含金量,愣是堪比千古佳话。
就凭着这一句话,就可让吕端位列太宗朝的前十。
“李继隆。”王韶扶手正坐,平静道。
相较于文臣而已,武将罕有佳话。
既然没有佳话,自然是得论功绩。
作为太宗朝名将,李继隆两败契丹、平定李继迁叛乱,且还是后续澶渊之战的核心指挥官员。 ↑返回顶部↑
作为灭南唐、后蜀的主帅,曹彬被誉为“大周第一良将”,以仁厚著称。
太祖一朝,仅赵普、曹彬二人配享太庙庭。
如此,曹彬自可位列一席。
“张令铎。”
“高怀德。”
“王审琦。”
一道又一道人名,相继被点了出来。
约莫两炷香左右,太祖一朝的十大功臣,就一一被挑了出来。
赵普、曹彬、潘美、石守信、张令铎、高怀德、王审琦、慕容延钊、韩重赟、李处耘!
一文九武!
其中,不乏有跟赵普、曹彬一样功绩较为不俗的人,例如王审琦。
王审琦此人,乃是陈桥兵变的核心将领,参与平定李筠、李重进叛乱,位列“义社十兄弟”之一。
不过,除了王审琦以外,其余的人都较为“普通”。
不出意外,都是毫无争议的得被淘汰的人选。
这也不奇怪。
究其缘由,主要还是“不出挑”的问题。
太祖皇帝是陈桥兵变,受到将士拥立,从而黄袍加身。
这就使得,太祖皇帝的上位过程,其实相当和平。
既没有西汉楚汉相争的大规模、大场面,也没有唐太宗玄武门之变的惊心动魄。
太过和平,注定了臣子不会有太多的表现机会,从而导致“不出挑”,根本没有一件值得千古传颂的佳话,亦或是特别值得称道的大功绩。
“太宗皇帝年间,何人可位列前十?”赵策英拾起朱笔,记下名字,继续问道。
“吕端。”江昭开头道。
吕端大事不糊涂!
这句话颇有含金量,愣是堪比千古佳话。
就凭着这一句话,就可让吕端位列太宗朝的前十。
“李继隆。”王韶扶手正坐,平静道。
相较于文臣而已,武将罕有佳话。
既然没有佳话,自然是得论功绩。
作为太宗朝名将,李继隆两败契丹、平定李继迁叛乱,且还是后续澶渊之战的核心指挥官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