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二十四昭勋阁功臣(下)(2 / 9)
云台二十八将,为的是表彰开国之功。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也是一样,为表开国之功。
其它的一些功勋表彰,没有太大的纪念意义,也即意味着是政治意义大于功勋表彰。
如此,可不就是“自嗨”?
就算是偶尔有涉及开国之功的表彰,也都是非大一统、短命王朝的开国之功,自是不受后世人的重视。
反之,抛开“自嗨”意味较为浓重、以及非大一统的功勋表彰,也就仅限于入祀太庙、云台二十八将,以及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寥寥三者。
凡此三者,无一例外,都是千古留名的存在。
就连云台二十八将,表面上较为冷门,其实也做到了千古留名,无非是没有达到人人皆知的地步而已。
如今,大周实现大一统,纪念意义不可谓不浓重。
不难预见,凡入昭勋阁者,皆可千古留名,无非是声名大小的区别而已。
凡位极人臣者,在乎的无非就是两点:
其一,子孙绵延,家族兴旺。
其二,就是千古名声。
于是乎,六丈书房,一时无声。
入选前十,不一定可入昭勋阁。
但不入选前十,一定是入不了昭勋阁的!
“大相公文可治国,改革弊政,使物阜民丰,政通人和;武可上马,拓土三千,使兵强马壮,兵精粮足。”
顾廷烨抬手一礼,一脸的严肃:“以臣拙见,大相公之功绩,犹在千古名臣之上,必得占据一席。”
“臣附议。”王韶平静道。
“臣附议。”
“臣附议。”
其余人,一一朗声附和。
大相公入昭勋阁,这是毫无争议的结果。
单论起功绩、名望的压制力,就算是西汉的汉初三杰与初唐的房谋杜断,也是万万难以望其项背。
这样的人,俨然是拔高昭勋阁含金量的存在。
其若入阁,便是名单公正。
其若不入阁,所谓的昭勋阁,也就无非是名不副实的千古笑话而已。
“这是自然。”
赵策英拾起朱笔,连连点头。
约莫两息,褚纸上赫然书就了标准的“江昭”二字。 ↑返回顶部↑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也是一样,为表开国之功。
其它的一些功勋表彰,没有太大的纪念意义,也即意味着是政治意义大于功勋表彰。
如此,可不就是“自嗨”?
就算是偶尔有涉及开国之功的表彰,也都是非大一统、短命王朝的开国之功,自是不受后世人的重视。
反之,抛开“自嗨”意味较为浓重、以及非大一统的功勋表彰,也就仅限于入祀太庙、云台二十八将,以及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寥寥三者。
凡此三者,无一例外,都是千古留名的存在。
就连云台二十八将,表面上较为冷门,其实也做到了千古留名,无非是没有达到人人皆知的地步而已。
如今,大周实现大一统,纪念意义不可谓不浓重。
不难预见,凡入昭勋阁者,皆可千古留名,无非是声名大小的区别而已。
凡位极人臣者,在乎的无非就是两点:
其一,子孙绵延,家族兴旺。
其二,就是千古名声。
于是乎,六丈书房,一时无声。
入选前十,不一定可入昭勋阁。
但不入选前十,一定是入不了昭勋阁的!
“大相公文可治国,改革弊政,使物阜民丰,政通人和;武可上马,拓土三千,使兵强马壮,兵精粮足。”
顾廷烨抬手一礼,一脸的严肃:“以臣拙见,大相公之功绩,犹在千古名臣之上,必得占据一席。”
“臣附议。”王韶平静道。
“臣附议。”
“臣附议。”
其余人,一一朗声附和。
大相公入昭勋阁,这是毫无争议的结果。
单论起功绩、名望的压制力,就算是西汉的汉初三杰与初唐的房谋杜断,也是万万难以望其项背。
这样的人,俨然是拔高昭勋阁含金量的存在。
其若入阁,便是名单公正。
其若不入阁,所谓的昭勋阁,也就无非是名不副实的千古笑话而已。
“这是自然。”
赵策英拾起朱笔,连连点头。
约莫两息,褚纸上赫然书就了标准的“江昭”二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