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蔡京:上压力了?(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303章 蔡京:上压力了?
  熙丰六年,七月二十五。
  一道足有三丈大小的文书,于午门公告,昭示天下。
  其上,载有千余字,较为冗杂。
  即便如此,却也丝毫不影响其以一种相当惊人的势头,一传十,十传百,传布开来。
  无它,文书上的千余字,记载的赫然就是——昭勋阁二十四功臣!
  关于官家欲建昭勋阁的小道消息,从交趾灭国始,就已经传遍天下,可谓人人皆知。
  不过,小道消息传归传,却始终未有较为确切的结果。
  而今,文书颁下,一切终是落下了帷幕。
  百年国祚,可入阁者二十四人。
  凡入阁者,非但意味着君王的认可,更可借此千古留名。
  其中的独特意义,实在是非同小可。
  当然,这与绝大大部分士人、百姓都没有直接关系。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更多的可能还是偏向于“吃瓜”。
  百年国祚,名臣遍布,二十四名臣都有谁人?
  二十四名臣,次序究竟为何?
  于是乎,上上下下,无论士庶,一时不免为之鼎沸不已。
  昭文殿。
  丈许木几,上置几十道文书。
  其中,有三道文书被置于正中,单独铺陈。
  然而,江昭却并未着眼于三道文书中的任何一道,反而是拾起一张报纸,连连注目。
  自报纸创立以来,至今已有四年。
  相应的报纸排版,也已经相当成熟,大致是分为四大版块。
  不过,今日却是不太一样。
  今次的报纸上,并无排版一说,唯有一道文书的正文。
  【门下,制曰:
  朕承祖宗之休,荷天地之佑,嗣位以来,以复疆宇、定四海为志。
  赖群贤毕力,将士用命,变法革新而国势振,南绥交趾,北复燕云,终使九州归一,蛮夷慕义,百年分裂之局,今朝荡平!
  夫汉有麟阁、唐有凌烟,皆所以录勋庸、垂不朽。今大一统之业成,非独朕之躬,实由忠良翊戴,其功当铭于鼎彝,像绘于丹青,以慰先烈、励来兹。兹择定昭勋阁功臣二十四人,列其名爵、述其功绩如左: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内阁首辅、枢密使、推忠协谋佐理功臣、上柱国、魏国公、太子太傅江昭,革故鼎新,辅翼两代,文武兼备,经纶古今,救济苍生,为大一统之基,功在社稷,可谓千古一相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