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番外:天幕古今第一相!(一)(4 / 8)
长孙无忌连忙向着天幕上望去。
方才,他心头一慌,急于定性,却是并未仔细观望。
不过后世者,这是什么鬼说词?
房玄龄沉吟着,解释道:“那少年性子沉稳,颇好史书。”
“方才,天幕上浮现过一副画面——少年人在屋檐下、煤灯下、草地中、书房中读书。”
“然,房某却着重注目于别的一些地方。”
文武大臣,尽皆望过去。
房玄龄望向众人,沉声道:“是书架!”
“书架上,赫然有《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南齐书》、《隋书》、《旧唐书》!”
“《晋书》和《隋书》,可都还没修呢!”
“至于《唐书》.”房玄龄眼中略有复杂,叹道望向众人,沉声道:“那就更是特别。”
“以某拙见,怕是大蛤蜃气啊!”
大哈蜃气,也就是海市蜃楼。
其实,唐代就已经有了“海市”和“蜃楼”的说法,认为是神蛟吐气,映照仙境。
只不过,有“海市”、有“蜃楼”,却没有“海市蜃楼”,主要是还没有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合为一种说法。
当然,说法未形成,也并不影响人们予以意会。
“《晋书》、《隋书》、《唐书》?”
兵部尚书杜如晦眯着眼睛,一脸的惊疑。
通常来说,都是新王朝修旧王朝的史书。
因此,《隋书》肯定毫无疑问,必定是大唐编修。
至于《晋书》?
晋有东晋、西晋,且西晋还是大一统政权,体量实在太大。
自西晋始,政权分立,非但不是大一统政权,且还都较为短命,自然也就没人来得及修晋史。
近来,太上皇退位养老,秦王一脉的人上位掌权,隐隐已经有了关于修订《晋书》、《隋书》的企划。
不过,也仅限于企划,还没来得及执行。
凡涉及修史,准备工作注定是海量一般的存在,就算是准备一二十年,也不稀奇。
既是如此,贞观元年,又何来的《晋书》与《隋书》?
更遑论,《唐书》!
恰在这时,天幕之上.
【“九年,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于玄武门诛之。甲子,立为皇太子,庶政皆断决。” ↑返回顶部↑
方才,他心头一慌,急于定性,却是并未仔细观望。
不过后世者,这是什么鬼说词?
房玄龄沉吟着,解释道:“那少年性子沉稳,颇好史书。”
“方才,天幕上浮现过一副画面——少年人在屋檐下、煤灯下、草地中、书房中读书。”
“然,房某却着重注目于别的一些地方。”
文武大臣,尽皆望过去。
房玄龄望向众人,沉声道:“是书架!”
“书架上,赫然有《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南齐书》、《隋书》、《旧唐书》!”
“《晋书》和《隋书》,可都还没修呢!”
“至于《唐书》.”房玄龄眼中略有复杂,叹道望向众人,沉声道:“那就更是特别。”
“以某拙见,怕是大蛤蜃气啊!”
大哈蜃气,也就是海市蜃楼。
其实,唐代就已经有了“海市”和“蜃楼”的说法,认为是神蛟吐气,映照仙境。
只不过,有“海市”、有“蜃楼”,却没有“海市蜃楼”,主要是还没有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合为一种说法。
当然,说法未形成,也并不影响人们予以意会。
“《晋书》、《隋书》、《唐书》?”
兵部尚书杜如晦眯着眼睛,一脸的惊疑。
通常来说,都是新王朝修旧王朝的史书。
因此,《隋书》肯定毫无疑问,必定是大唐编修。
至于《晋书》?
晋有东晋、西晋,且西晋还是大一统政权,体量实在太大。
自西晋始,政权分立,非但不是大一统政权,且还都较为短命,自然也就没人来得及修晋史。
近来,太上皇退位养老,秦王一脉的人上位掌权,隐隐已经有了关于修订《晋书》、《隋书》的企划。
不过,也仅限于企划,还没来得及执行。
凡涉及修史,准备工作注定是海量一般的存在,就算是准备一二十年,也不稀奇。
既是如此,贞观元年,又何来的《晋书》与《隋书》?
更遑论,《唐书》!
恰在这时,天幕之上.
【“九年,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于玄武门诛之。甲子,立为皇太子,庶政皆断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