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百司岁计!(4 / 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为此,就算是税收少一点,也不妨大碍。
  另一方面,这种粮食税的下降会有一定的“下限”。
  价钱不够,产量来凑!
  先帝年间,名义上的土地量是四万万亩,农业税为两千万贯左右。
  而自从土地清丈以来,实际上的土地量是八万二千万亩,这还是没有算上燕云十六州的缘故。
  土地的增长,也即意味着粮食产量的增长,一定程度上会弥补种植占城稻带来的粮食税降低的问题。
  就户部的人估计,粮食税基本上是会维持在三千五百万贯左右,就不会继续下跌。
  除了单纯的粮食税以外,其余的农业税,大都是源自于一种新兴产物——棉花!
  棉花可不得了。
  其独特的保暖性,注定了棉花会颇为贵重。
  甚至于,一件棉花大衣,都已经有资格成为平民百姓的“传家宝”。
  贵重,交税自然也是不低。
  也因此,即便是新兴产物,且产量也不大,但带来的税收量却是不少,足有几百万贯。
  相较于变化不大的农业税来说,商业税上涨了不少,达到了五千七百万贯。
  较上一年,上涨了六百万贯左右。
  无它,通往西域的陆上丝绸之路开通了。
  自从西夏称臣以来,陆上丝绸之路便已就此开通。
  商人重利,猛地有了商机,自是连忙往里钻。
  半年的时间,已然足以支撑一次往返行商。
  于是乎,陆上丝绸之路却是贡献了不少商业税。
  此外,榷场、海贸也都有了不小的增收。
  农业税、商业税,合九千七百万贯,算上银行的四百万贯保管费,恰好是一万零一百万贯钱。
  破亿了!
  而且,相较于熙丰四年的“抄家破亿”来说,熙丰六年俨然是凭真本事破亿。
  不出意外的话,自此大周税收将会常态化破亿。
  除了税收以外,户部还让人单独统计了一些数据。
  其中,较为醒目的一项,就是人口普查。
  八千五百万人!
  这就是户部普查的结果。
  大周的人口普查,主要制度是“二闰一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