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战略定力(1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汾州的城郊外。
  凉亭內清风阵阵,吹来的却是热气。
  外面的热浪,预示著今年夏季,又是个炎夏。
  石桌放著几杯上好的茶,淡淡的热气清香繚绕。
  汾州和太原相隔不远,又是河东的重镇,陈绍几乎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来一次。
  这亭子名叫“范公亭”,乃是庆历年间,范仲淹宣府河东时候,汾州士民为其所建。
  范仲淹在汾州威望很高,当初来此,他改革弊政,减轻赋税,带著大家开垦荒地。
  但是和代王一比,就差的太多了。
  代王直接免除了三年赋税,新垦的荒地十年內免税,每年发放农具,官府免费兴修水利,帮助大家灌溉。
  商队接手酿酒之后,更是带动了无数產业,让汾州一度有了不输於太原的繁华。
  两人的差距,其实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权力大小的问题。
  范仲淹虽然是河东宣抚使,放在大宋的官僚体系中,算是拔尖的官位了。
  但陈绍手下,就有好几个宣抚使。
  他根本就是大宋另一个权力中心,隱隱有凌驾於汴梁之上的势头。
  没办法,手握十几万铁骑,兵威正盛的定难军,给了他这样的底气。
  汾州的官员,来了五个,都在亭子里陪著陈绍。
  说起今年的炎夏,汾州知州张克戩面带忧色,说道:“我们河东徵发民夫不少,如今都在幽燕、云內与河北,若是夏日劳作,恐怕会热死不少。”
  陈绍点头道:“我已下令调民夫返回,准备今年的秋收。”
  张克戩微微一怔,不敢置信。
  其实河东的这些官员,和定难军將士们不一样,他们对於开战没有那么大的期盼。
  军功大概率也落不到他们头上,而且如今已经很好了,两百多年收不回来的云內收回来了。
  只要云內大同在,谁也威胁不到河东,更何况雁门大营如今又屯驻重兵。
  哪怕是只有河东府兵,他们也有信心,在这种时候拦住异族铁骑。
  这几年,河东府兵,尤其是太原府兵,可谓是兵强马壮。
  陈绍笑道:“我又不是童贯,怎么会让民夫死於异乡。”
  童贯抚边期间,他是真不拿民夫当人,也就比女真韃子强一点。
  陈绍对此深有体会,因为他就是运粮使起家的。
  整个陕西五路,之所以被童贯宣抚十几年,依然对他敌意如此之大,很大原因就是这个。
  我们在前线拼命死战,回来一看,六十多的老爹年轻时候没有死在西贼手里,结果被你童贯徵发路上饿死了、累死了、被监军鞭子抽死了。
  谁还会给你卖命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