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元宵日越发理不清他想法了(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皇帝张嘴吞了,强咽了下去,嘟囔道,“我该下诏元宵不许吃汤圆。”
  皇帝前几日就取消了元宵大宴,这要再不让吃汤圆,往后也不用过元宵节了。
  回到西阁,皇帝就吩咐钱和,让他安排午间给各官署送汤圆,必保人手一碗。
  朝臣们都当皇帝是因着取消了元宵大宴,用这个省俭的方式同臣子们共贺元宵佳节。
  只有崔兰愔知道,皇帝是对汤圆怨念太深,自己苦别人也要苦。
  因着宣宁帝才去,今年元宵宫里就没起灯山,也就没有奉天门观灯,宫里显得比外头冷清多了。
  歇晌起来,皇帝已去了西阁,崔兰愔起来往福宁宫去了。
  徐太后、淑太妃、婉太嫔三个正陪陈老太后说话。
  她搬到了延华殿,要理宫务,还要掌着商课提举司的事,就做不到似以前那样整日陪着陈老太后。
  徐太后三人没问一句,却开始上午下午都往福宁宫来,上午陪着陈老太后抹牌,下午就陪着她说话逗鹦哥鸟,陈老太后根本没有自己呆着的空闲。
  见她进来,淑太妃扶着她往炕上坐了,“这里暖和。”又剥了个蜜橘递到她手里,“先甜甜嘴。”
  高姑姑掩嘴笑着:“太妃,您别抢我活儿啊?”
  崔兰愔很感激三人这样来陪陈老太后,。
  她允了永嘉公主可以随意出入宫里,不必像之前那样要提前请见。
  见淑太妃担心要生产的李宜锦,她前日发话让李宜锦进宫待产,又让曹院判守着李宜锦生产,昨儿接了李宜锦进宫,淑太妃逢人就要念她的好。
  崔兰愔看了眼徐太后,淑太妃和婉嫔这里好谢,徐太妃无儿无女,娘家又都流放在北地,她想表下心意都无从下手。
  可三个人里,徐太后帮她最多,崔兰愔就很想为她做点什么。
  或者她找机会问问皇帝,看徐家是怎么一个情形?
  哪怕让徐太后和流放在北地的家人走动起来,她也会很高兴吧?
  打窗户里看见齐安进了院子,看时候,该是凤仪宫里忙好了。
  齐安进来,先说了另一样事,“西边儿往外放话,说是李宜馨要往归真观修道,我以为那边是要闹什么幺蛾子,打发人去看,还真不是假的,那边给李宜馨要用的收拾了,我过来的时候正往外搬呢,好似连家都不回,直接就住到归真观。”
  身为李家人,淑太妃再了解不过,第一个不信,“我们锦姐儿能看破做女冠,李宜馨都不会,那边儿又要做什么文章?”
  陈老太后就道:“李家一直当李宜馨奇货可居,可惜到皇帝这里却不好使了,李宜馨在宫里住这么久也无收获,没什么名目就出宫,脸上又挂不住,这样借着看破了当女冠出去也能挽回一二,待一段时候,她再回家嫁人也不耽误。”
  淑太妃点头附和,“老太后这样一说我就懂了,可见我们看事还差得远着,些许小事就一惊一乍的。”
  澹月居里还留着她之前的衣裳,送走了徐太后三人,崔兰愔去澹月居换了晚上要出门的衣裳。
  不想引人注意,崔兰愔穿了件玉色的素绸棉袄裙,拿了件浅栗色素绸的毛斗篷。
  因为是带帽的斗篷,怕压乱了头发,桑枝只简单给她挽了个髻,给她挑了个碧玉荷叶的分心戴了。
  酉时,皇帝过来福宁宫,同崔兰愔一起陪陈老太后用了晚膳。
  知道两人要出宫游玩,陈老太后很是支持,“年轻夫妻就该如此,别弄得太老相了。”撵着两人赶紧走了。
  崔兰愔以为直接出门就好,皇帝却拉着她回了延华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