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尾声(四)早有准备(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家这次实是被帝后的举动逼得,只能孤注一掷了。
  别人看不出来,李首辅却能从皇帝北上的举动里推断出,皇帝下一步就要迁都回燕城。
  李家的根基在南地,三年前宣宁帝南迁应城,就是李首辅一力促成的。
  如果皇帝还都燕城,那里直面边关防线,必是要重军武,多半年来李家被皇帝一再打压,若是到了燕城,李家怕是连立锥之地都无了。
  李首辅当然不想见到这样的局面,所以皇帝走后,他算好了皇帝会于崔兰愔生产时回应城,定下了要于那时拦截皇帝。
  就算截杀不了皇帝,也要让皇帝过不了大江。
  然后利用这个局面,回来同皇后谈判,在李首辅想来,没了皇帝,皇后就是空架子,还不是李家说什么是什么。
  到时就可以提出兄弟划江而治,李家扶安王坐上皇位,再慢慢图之。
  至于平王,从头至尾都是李家用来迷惑皇帝视线的幌子,虽为了安抚平王,李宜馨委身于他,可贺院使早给平王用了绝育药,这样李宜馨生下的只能是安王的孩子。
  安王可比平王能藏住事,也更会取舍。
  李家提出在崔兰愔生产时,用安王和李宜馨的儿子替换时,安王就想到了,待将来父子相认时,就是大郢南北重归一体时。
  可惜,安王自以为藏得好,却根本瞒不过夫妻多年的枕边人。
  安王妃察觉后,有康王妃的前例在,她不想自己和孩子哪天就奔了死路。
  程毓一家也是如此,程圭查出安王和李宜馨偷偷生了儿子后,他们根本不信安王能成事,知道安王这样性子的很难劝回来,又可怜如太妃什么也不知道,就要因为安王
  没了晚景,思来想去后就找了安王妃商量。
  得了安王妃承诺往后仍会带她的两个孩子于如太妃那里承欢膝下,程家由程圭出面,同安王妃一起往崔兰愔面前告发了安王。
  其实在端王告诉后,崔兰愔已从玄叔那里知晓了李家、平王、安王之间的谋划。
  皇帝之所以放任不动,就是想在李家发动的时候将李家的势力连根拔起。
  本来崔兰愔也没想提前行动,是李家左一下右一下地出手膈应她,摆明了是觉着皇帝不在,她只能被逼得节节后退。
  她气性上来就压不下去,且她也不想忍了。
  她先是让那些命妇回家闹起来,以致应城里和李家有来往的都和李家做了切割。
  随后她找来孟怀宗,让他同虎贲右卫、鹰扬右卫、骠骑左卫的指挥使假意投了李家。
  一边是步步紧逼,一边是机不再来,她这边又做出提前发动的样子,又将皇帝会提前南归的消息放出来,李家终是坐不住,将所有底牌拿出,提前入局。
  李首辅自以为算无遗策,以为让平王跳出来,李家和安王都不露面,李家仍可从容行事。
  就算这会儿败露了,也觉着能凭着水军将皇帝阻在江北,以此来同她谈条件。
  当然,李首辅并不是盲目自信,从南迁应城后,李首辅就格外重视水军,并在大江沿岸布置了十万水军,想用这些水军占据大江之险阻住鞑喇铁骑南下。
  而这十万水军一直牢牢握在李首辅手里,是他最后的底牌。
  如今鞑喇还没南下,却正好用来阻住皇帝。
  崔兰愔还知道,不止应城这段的大江上,往西往东的江面上都有水军布防,所以李首辅才会那样笃定地说,皇帝想过江比登天还难。
  可事实真会如李首辅所想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