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44章双章合一(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姐姐,这远亲不如近邻,本是举手之劳,你来吃我从襄阳带回来的茶叶,若是好,也带一些回去。”
  平日在家成日纺线织布,这个时候才能出来一趟,也能抽空打打牙祭,张淑贤笑道:“那我就不客气了。”
  舍娘想张淑贤这样的人反倒比那种假清高的好多了,故而,又让人上了几样细点,陪着她说话。
  其实张大人的清名很响,要不然也不会举人出身,做到同知的地位,就像之前孙璧清的爹也是举人出身,最后做到知县都是顶天了。
  虽说他对妻儿算不得好,但是治下百姓却是有福了,因此裴以清和他相处的也很好。
  甚至裴以清还帮张淑贤要说亲,说亲的正是邵家儿郎,听闻邵家公子中了举人之后,赴京赶考一次并未中,因此有些颓丧,还是裴以清想着结亲不成,倒是给他介绍了一位好先生,最近看了邵小郎的文章,只夸进益许多。
  他还想着邵家有钱,张家有名,二者结合正好。
  舍娘还想这位邵状元按照发展,前世应该是舜娘的丈夫,但这辈子许多事情都不同了。爹这辈子官位更高,娘又还在,她们兄妹也不必托付给老家的人,爹处理事情来也是得心应手。
  张同知认为邵家有钱,恐怕让人认为他有爱富之嫌,倒是裴以清笑道:“若是真要说个富户,杭州城的富户可不少,我是看这孩子的确有才,你也不要太迂腐了。”
  有裴以清说和,两边亲事就说定了。有这一层意思,裴家和张家也亲近许多,这就是现下这下琐碎的事情了。
  又说李琚回去之后,就先跟庆王妃说了他这次能够脱身都是靠舍娘云云,他是个行动派,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拖拉。还对她道:“娘,这次也是因为我要赴任,所以让裴姑娘及笄都没来得及办,您可否帮我送一件及笄礼去?”
  这话说出来,他甚至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爽快,以前这种事情他根本都不会提,因为所有人的亲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里有自己说话的份。
  “你倒是对裴家人很上心。”庆王妃道。
  李琚倒是没多话,说多了反而对舍娘不好。
  自然,他之所以敢这么和庆王妃说,也是因为庆王妃是真心希望他好的,不是一味想着作威作福的人。
  当然,除了庆王妃这里,李琚也没闲着,庆王那里他就照实说了,因为父王可并不好糊弄,且他说话还是一言九鼎的。
  “人家不计名节安全,帮了儿子这么大的忙,儿子仰慕裴家姑娘,还请父王成全。”
  若只是个普通的世子,自然不够资格在父母面前提要求,但是他刚刚办了大案,平时也是很有主见的人,庆王听了也要重视他的意见。
  “那裴姑娘之前也救了你妹妹,现在又帮了你,倒是和咱们家有缘分。”庆王淡淡的道。
  李琚还道:“爹,其实儿子还有一层意思,咱们家说起尊崇来,已然是宗室第一人了,若是挑一位家世不显的,反而让上头放心,这也是好事。”
  “也是,咱们只要能够保持住地位,就已经是贵不可言了,若挑个家世顶好的,反倒是让人怀疑。吴王妃不也只是个指挥佥事的女儿么?”庆王道。
  见父王母妃都赞成,李琚也是松了一口气。
  舍娘还不知晓这些,她还在家里美美的过年,虽说她在船上的心愿是胡天胡地睡个十天十夜,总得把觉睡好了,可真正在家睡了两日就已然是感觉头重脚轻。
  有时候看一本书看的晚上熬夜,白日起来头还疼的紧。
  年过完之后,邵家亲自过来向张家姑娘提亲,送的聘礼也是十分丰厚,张家虽然清贫一些,但是也有骨气,这些聘礼到时候都让张姑娘陪嫁过去,也不看着人家富贵,自家就拼命比富,有多少俸禄就置办多少嫁妆。
  说起来这还对了邵家的脉了,邵家平日喜欢说文人爱清高,但是张家这般的,他们又觉得有风骨。
  庾氏抱怨裴以清:“你还为别人做亲,咱们舍娘都十六了(虚岁),可得想想法子啊。”
  “你不是说庆王那边有意吗?既然如此,我们就先按捺住,倒是霁哥儿的亲事得抓紧了。”裴以清道。
  裴霁说的人家是南京国子监司业之女,嫂子当然也不是前世那个嫂子了,裴霁还得赶回来先成亲。
  只是没想到三月这个时候,庆王府让她还是去做伴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