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家子欢天喜地的回了家,喜悦迟迟不见散去。
  陈三芳大字不识得两个,却也取了大福的童生文书看了又看,瞧了又瞧。
  她早晓得她们家大福读书能干,却没想到这样能干,瞧这头回下场竟就考中了童生!
  县上第三名,府城第九名的成绩呐,可不是那起子挂着边边,险险挤上榜去的。
  康和亦是满面春风,入了家门,一通吩咐:“胜寒,你驾着车子回去乡里,把老爷给接来城里头,便与他说大福郎君中了童生,一道来城里一家子庆贺一番;”
  “七哥儿,你去唤花妈妈今朝多备些好菜,宰鱼,杀鸡,人不够使就去外头赁两个散工来帮忙;雪姐儿,你赶着去香盈楼里定下四道特色菜,他们家的炙羊肉最是好,一定要。”
  说着,便转头去问面上带着些笑容的大福:“小童生郎,可有甚么想吃的?”
  大福小脸儿上的笑更多了些,倒是多捧场,要了一份香盈楼的蟹粉酥,又给小福要了一份马蹄糕。
  范景也是可见的高兴,眉梢间都是喜意,他亦翻了翻大福的童生文书,红皮金印,好不漂亮。
  这样的东西,往前见都不曾得见过,几代人都是农户,如何碰得这文书。
  好不易这代有个范鑫读书,奈何科举路不易,十几年却也不曾得这东西。如今,他们家大福出息,至此,他们范家也是有望成为士绅之家了。
  小小的几纸文书,其背后的意义却十分厚重。
  大福瞧着康和跟范景一并都在翻看他的文书,面目间流露的喜悦和自豪,说着魁星一系的话,倒教他比中了童生还高兴。
  他道:“领文书的时候,听得户房的典史老爷说府试的头名能不必院试直接授予秀才功名,那才当真是魁星。”
  康和笑道:“你年纪且还小,若是得了魁星一家子定然欢欣鼓舞,可高兴罢了,却要忧愁焦心,只怕心态变换,反误了前程。
  凡事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的,比这般天降的魁星反更为踏实。”
  大福嗯了一声,他虽有羡慕的意思,但也晓得自己还欠缺许多,如那般魁星一蹴而就越过童生直接得上秀才功名,必定人人艳羡。
  但细下一想,将自己代入那魁星上,便如爹爹说的,高兴一阵儿,静下心来时,只怕会觉得脚踩在棉花上,心头不安。
  这回的成绩已是难得,明年便要院试,他当好生丰富学问,如此一步一步的走过去,方才踏实稳健。
  不过无论如何,今朝他都是极为高兴的。
  且说这头,胜寒驱赶着车子回去乡里,范爹都已经往村主道的方向张望了七八回了。
  他心里头惦记着大福的榜,也想去看,只乡里脱不开手,再一则他又认不得字,巴巴儿跑去看榜也看不明白,倒不如在家里头等着。
  “二弟,咋样嘛?还没得消息回来呐?”
  张金桂也没个事儿干,晓得今朝府试放榜,她也想凑个乐子,便晃荡着走来二房这头。
  她给范鑫看榜过好多回,自诩是经验老道,便同范爹说:“这无非也就是中跟不中,不中才是常态咧,想着一个县里那样多的读书人,又只录那么些人数,可不教许多人都被刷下来麽。”
  “大福年纪小,头回下场就是去瞧看一番贡院甚么模样的事儿,要紧还是咱这些做长辈的,端正了心态,孩子才能放宽了心的去考嘛。”
  “你着急上火也无用,那成绩考完便就已是定下了的,着急不得便好,不着急也不得变差。”
  范爹听着张金桂一张嘴叭叭儿的说个没完,他没听进去两句,心想她这朝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了咧。
  说得是多平和,也不晓得往前大鑫下场考试的时候,谁天天求神拜佛的,还不准人说甚么太阳落山了这样不吉利的话。
  “二弟,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