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秘密武器(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372章 秘密武器
  瞬间,一团巨大的、夹杂着猩红火光的浓烟从炮口喷涌而出,炮身猛烈地向后反冲,浓烈的硫磺气息随风弥漫开来,笼罩了整片草地。
  咳咳,好刺鼻的气味。
  维格从土坑踮起脚尖,发现百步外的木制寨墙被炮弹轻易贯穿,他命令工匠更换目标,瞄准不远处的石墙。
  石墙相对坚固,铜炮连续轰击十几次,终于砸出一个大洞。
  此时,铜炮的炮身急剧升温,工匠用蘸水的拖把清理炮膛,炮口冒出一股股白色蒸汽。
  主管凑过来解释,“陛下,炮身温度太高,必须冷却一段时间,否则会炸膛。”
  “明白。”
  维格尊重一线技术人员的意见,他转过身,注视着皇储和三位大臣。四人静静呆滞在原地,脸上最先浮现的并非喜悦,而是某种接近于畏惧的震撼。
  密查姆摘下皮帽,用手背擦拭额头的汗珠,嘴唇蠕动:“这是什么武器?”
  “火炮。”维格注视着远处垮塌的石墙,眼神流露出难以言喻的兴奋。
  下一刻,他走到旁边的土坑,从桶中抓起一小撮火药,思维快速运转。
  现阶段面临诸多问题,首先是青铜炮过于笨重,不适合野战快速机动。其次是火药的产量低,而且蕴含太多杂质,严重削弱了爆炸威力。
  木炭、硫磺、硝石,这是配置火药的三种原料。木炭容易制取,硫磺来自冰岛火山,最麻烦的是硝石。工匠从老旧墙基和畜棚的墙壁刮取硝土,其中蕴含大量杂质,工匠们努力许久,仍没有找到合适的提纯方法。
  “父亲,这种武器仅限我们拥有?”皇储低声询问。
  “东方的大唐帝国拥有火药,据说有场战斗使用了抛石机投掷火药,但他们的火药蕴含太多杂质,纯度还不如我们的火药,只能作为燃烧性武器,威力和火油罐差不多。”
  维格抚着下巴,注视着正在搬运火炮的工匠,他们找来十二匹挽马,费尽周折把火炮运回仓库,草地残留着一道深深的痕迹。
  陆军大臣皱起眉头,“陛下,铜炮移动速度缓慢,假如遇上阴雨天气,土地泥泞湿滑,恐怕一天也走不出五英里。”
  鉴于火炮糟糕的机动性,大臣们一致认定它不适合野战,只能用于攻城和守城,或者作为舰载武器。
  接下来,维格父子和大臣们前往厂房,观摩铜炮的铸造过程。
  工匠首先制作陶土模具,确保厚度均匀、内壁光滑,然后在窑中低温烧制成坚硬的陶模。
  隔壁厂房,工匠尝试熔炼青铜,他们往砖砌熔炉投入铜块、锡块,比例维持在10:1。
  另一侧,畜力驱动庞大的风箱,持续不断地鼓入风力,从而维持炉内高温。等到首席工匠判断金属溶液达到要求,他用铁钩打开熔炉出口。岩浆般的炽热铜水顺着沟槽流入埋在地下的模具空腔。四名工匠用长杆不断戳刺流动的溶液,以排除气泡。
  浇铸完成,铜炮需要冷却一段时间,然后工匠敲碎外模,得到粗糙的炮管毛坯,进行打磨炮膛等工序。
  观摩至下午三点,维格没有干涉工匠的铸炮流程,仅仅提出三条有关射击的建议:
  设计新型炮架,方便调整火炮的发射角度。
  装填时,用火药包取代散装火药,提高装填速度。
  每发射一次,在炮管表面划上一道标记,防止用的次数太多,稍不留神炸膛了。
  观摩结束,维格给工匠们发完赏钱,乘坐马车返回皇宫,途中仍在回忆有关早期火炮的信息。
  按照原先的时间线,14世纪,西欧最早出现的是一种短粗身管火炮,发射大口径石弹,称之为射石炮。弹道较高,因此射击精度差。而且这类火炮非常笨重,不适合野外机动,通常是攻城方在城外现场铸造,极其耗费时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