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两个帝国的碰撞(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凑巧的是,希腊指挥官奥里法斯和维格想法一致,他同样看出了那片丘陵的价值,只可惜维京人的数量超出预期,赶跑了丘陵地带的两百希腊轻步兵。
  “把剩余的轻步兵全部派上去。”
  很快,三千轻步兵以松散的行军队列向前推进,百夫长们压低嗓音,不断发出指令。
  “保持间距!注意脚下和两侧!”
  众人的目光警惕地扫过这片覆盖着低矮灌木和橡树林的坡地,队伍呈扇形散开,谨慎地向上跋涉。
  忽然,一支响箭划破天空。
  几乎是同时,丘陵的脊线之上,瞬间冒出上千个身影,他们并非幽灵,而是严阵以待的威尔士长弓兵。
  “敌袭!举盾!”
  训练有素的希腊轻步兵本能地做出反应,他们抬起左臂,把直径不过两尺的小型圆盾举在头顶。
  第一波箭矢如同暴风骤雨倾泻而下,圆盾的防护面积不足,部分箭矢命中轻步兵的身躯。他们没穿铁甲,而是一种名为“kavadion”的衬垫软甲,防护力度不足,队伍前列的士兵仿佛被割倒的麦子般层层倒下。
  “后退!向中心靠拢!”
  幸存的下级军官声嘶力竭地吼叫,嗓音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骇。
  求生的本能压倒了一切战术纪律。混乱中,幸存者们不由自主地向内挤压、推搡,拼命地想躲到同伴的身后。
  他们扔掉了不便持握的轻型标枪,把各自的盾牌拼到一起,就这样,原本松散的进攻队形演变成五个不规则的圆形盾阵。
  丘陵顶端,布雷肯伯爵很是诧异,“东罗马不缺钱,为啥不给他们装备铁甲?”
  为了提高机动性,维京帝国的山地步兵和游骑兵装备轻型布面甲。尽管是轻甲,关键的胸腹部位仍然有铁片防护。皇帝宁愿减少各类副武器,也要保证轻甲的关键部位能够在中远距离抵御箭矢射击。
  现在看来,他的想法是对的。
  这时,布雷肯听见后方的响动,看见四个山地步兵营排成松散的行军纵队,朝着丘陵奔跑前进。
  得到这批增援,布雷肯的兵力超过五千人,坚守丘陵的信心更大了。
  他不再关注那群逐步后撤的轻步兵,而是前往丘陵西侧,观察乌特加德部的情况。
  远处,七千多维京士兵围成一个方阵,抵御两倍希腊士兵的围攻,乌特加德把仅有的两门青铜炮放在压力最大的正面,连续发射霰弹。
  付出惨重的代价后,敌人吸取教训,避开霰弹的百米射程,让弓箭手在一百五十米的距离射箭,杀伤炮手和后方的步兵。
  同时,大量的希腊步兵朝着两翼迂回,进攻方阵的东、西两翼。
  他们的盔甲样式有三类:锁子甲、鳞甲和扎甲,总体防护力和维京步兵的制式布面甲差不多。
  武器方面,希腊步兵使用的长矛名为“kontarion”,长度为2.5~3米,单手持握。在双方长矛兵的戳刺阶段,维京人的双手长矛更长(3.5米),因此略占优势。
  周边散布着大量的东罗马轻骑兵,他们来源复杂,有佩切涅格人、可萨人、马扎尔人,也有本土的希腊轻骑兵。
  起初,轻骑兵冲到近处,对准方阵内抛射羽箭。但威尔士长弓兵的射程超过两百米,威力和精准度同样超过轻骑兵的骑弓。损失上百个同伴后,轻骑兵不再抵近射击,而是保持距离,默默等待己方步兵打开缺口。
  十多分钟过去,布雷肯发现乌特加德的阵型开始动摇,纠结是否要出手救援。然而,又有一群希腊步兵进攻丘陵,缠住了他的部队。
  幸好,北方再度出现一支援军。
  这是维格派出的五个守备团,成员是雇佣兵或者贵族领地的征召兵,如今的维京帝国盔甲充裕,连这种辅助部队也全员装备铁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