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马扎尔人(1 / 3)
第401章 马扎尔人
号角吹响,低沉的声音在旷野中回荡,士兵们迅速展开战斗队形,无论是步兵还是弓弩手,全员配备盔甲。
观察营帐数量,阿尔弗雷德判断这个部落约有一千五百居民,他挥动旗帜,命令盾墙缓慢靠前。游牧民的大部分箭矢被盾牌阻挡,偶尔有几支羽箭穿过缝隙,也只能在扎甲表面留下一道浅痕。
远程攻击不起作用,游牧骑手迂回至两翼发起冲锋,却遭到弓弩手的齐射。还没触及两翼的长矛阵线,五十多个幸存骑手相继溃逃。
法兰克盾墙仍在前进,遭受十五轮弓箭后,他们靠近营地边缘,蓄力投掷两轮短矛,把前方的游牧步兵连人带盾钉在地上。
随后,盾墙解散,以小队的形式冲入营地,他们的装备和纪律碾压了个体的勇猛,高效而冷酷地扫清任何抵抗。
公元868年,维格在瑞克原野击败秃头查理的北军和贡纳尔的南军。之后,秃头查理带领残部从东法兰克撤退至意大利,经历多场战斗,这些士兵又跟随秃头查理迁往瓦拉几亚,堪称真正的百战精锐,战斗素质超过普通的维京部队,达到维京禁卫军的水准。
用这些甲士对抗装备简陋的游牧民,战斗毫无悬念,法军伤亡仅有二十,绝大多数是轻伤。
这时,阿尔弗雷德派出车阵内的一百五十名轻骑兵,目标不是那些骑马逃跑的游牧民,而是散落在附近的大片牛羊。
忙碌两个小时,法兰克人清点收获,总计抓了四百俘虏,还获得三百头牛,九千头羊,以及帐篷、马车等杂物。
只可惜,大部分马匹被逃跑的游牧民带走了。
五天后,出征队伍携带茫茫多的牲畜返回查理堡,引发民众的踊跃欢呼。宴会上,秃头查理和贵族们聆听此战经过,内心萌生出强烈的作战欲望。
有人提议:“这段时间,我们打探到不止一个过冬营地,不如再打一仗?”
威廉抓着啃了大半的烤羊排,满意地打了个饱嗝,“对,这次轮到我出战,弟兄们等我的好消息。”
次日,威廉同样带领两千士兵出战,奔波数天,成功找到一处山林南麓的过冬营地。
依旧是碾压性的战斗,法军缴获上万头牛羊,外加二百匹草原马。
连续两次胜利,整个查理堡的情绪彻底沸腾,秃头查理临时把军队扩充至六千人,分成三部,两支军队外出征战,一支军队留守老巢。
根据俘虏的供述,法兰克人得知了更多的线索,趁着冬季游牧民不便迁徙,他们重拳出击,狠狠发泄在意大利战场的屈辱。
时间流逝,法军越打越顺手,他们甚至跨过三条河流,深入北方草原,进攻一个上万人的大型部落。
这次,法军出动四千人,对面部落有两千五百成年男性,全员拥有草原马坐骑,却只有四百套盔甲。
面对漫山遍野的轻骑兵冲锋,阿尔弗雷德留下一千人看守车阵,剩余三千人主动出战,摆出了三个空心方阵,堪称维京方阵的复刻版。
“自由射击!”
得到军官的指令,铁甲弩手把十字弩指向地面,左脚踩住弩身前端的铁制脚踏环,双手用力向上拉弦,然后取出弩箭放入箭槽。
下一步,弩手透过前两排长矛兵的缝隙,瞄准那些绕圈跑动的游牧骑手,扣弦射击。这种弩箭对于无甲单位的杀伤距离达到一百五十米,操作简单易学,唯一的缺点是射速稍慢。
双方对射五分钟,游牧民的坐骑逐渐疲惫,骑手的拉弓速度开始放缓。
见状,法军的三百骑兵出动,他们装备链甲、骑枪、长剑和轻盾,借助法兰克战马的高爆发力,狠狠撞进敌军阵列。
霎时,上百个游牧骑手的身躯被洞穿,剩余同伴四散撤离,试图引诱法兰克人追击,用经典的“边打边撤”战术对付他们。
法军骑兵没有上当,借助己方步兵的接应,他们迅速返回车阵,等待战马恢复体力,伺机发动下一轮毁灭性的冲锋。
战斗持续半小时,游牧骑兵的损失超过三成,相继撤离战场。阿尔弗雷德继续赶路,当天下午找到敌方老巢,用一场短促而激烈的步兵战将其攻陷。
整个冬季,法兰克人剿灭了十五个部落,俘获三千匹马,十六万头牛羊,阿尔弗雷德战功最为卓著,获得一个新的绰号——游牧毁灭者。 ↑返回顶部↑
号角吹响,低沉的声音在旷野中回荡,士兵们迅速展开战斗队形,无论是步兵还是弓弩手,全员配备盔甲。
观察营帐数量,阿尔弗雷德判断这个部落约有一千五百居民,他挥动旗帜,命令盾墙缓慢靠前。游牧民的大部分箭矢被盾牌阻挡,偶尔有几支羽箭穿过缝隙,也只能在扎甲表面留下一道浅痕。
远程攻击不起作用,游牧骑手迂回至两翼发起冲锋,却遭到弓弩手的齐射。还没触及两翼的长矛阵线,五十多个幸存骑手相继溃逃。
法兰克盾墙仍在前进,遭受十五轮弓箭后,他们靠近营地边缘,蓄力投掷两轮短矛,把前方的游牧步兵连人带盾钉在地上。
随后,盾墙解散,以小队的形式冲入营地,他们的装备和纪律碾压了个体的勇猛,高效而冷酷地扫清任何抵抗。
公元868年,维格在瑞克原野击败秃头查理的北军和贡纳尔的南军。之后,秃头查理带领残部从东法兰克撤退至意大利,经历多场战斗,这些士兵又跟随秃头查理迁往瓦拉几亚,堪称真正的百战精锐,战斗素质超过普通的维京部队,达到维京禁卫军的水准。
用这些甲士对抗装备简陋的游牧民,战斗毫无悬念,法军伤亡仅有二十,绝大多数是轻伤。
这时,阿尔弗雷德派出车阵内的一百五十名轻骑兵,目标不是那些骑马逃跑的游牧民,而是散落在附近的大片牛羊。
忙碌两个小时,法兰克人清点收获,总计抓了四百俘虏,还获得三百头牛,九千头羊,以及帐篷、马车等杂物。
只可惜,大部分马匹被逃跑的游牧民带走了。
五天后,出征队伍携带茫茫多的牲畜返回查理堡,引发民众的踊跃欢呼。宴会上,秃头查理和贵族们聆听此战经过,内心萌生出强烈的作战欲望。
有人提议:“这段时间,我们打探到不止一个过冬营地,不如再打一仗?”
威廉抓着啃了大半的烤羊排,满意地打了个饱嗝,“对,这次轮到我出战,弟兄们等我的好消息。”
次日,威廉同样带领两千士兵出战,奔波数天,成功找到一处山林南麓的过冬营地。
依旧是碾压性的战斗,法军缴获上万头牛羊,外加二百匹草原马。
连续两次胜利,整个查理堡的情绪彻底沸腾,秃头查理临时把军队扩充至六千人,分成三部,两支军队外出征战,一支军队留守老巢。
根据俘虏的供述,法兰克人得知了更多的线索,趁着冬季游牧民不便迁徙,他们重拳出击,狠狠发泄在意大利战场的屈辱。
时间流逝,法军越打越顺手,他们甚至跨过三条河流,深入北方草原,进攻一个上万人的大型部落。
这次,法军出动四千人,对面部落有两千五百成年男性,全员拥有草原马坐骑,却只有四百套盔甲。
面对漫山遍野的轻骑兵冲锋,阿尔弗雷德留下一千人看守车阵,剩余三千人主动出战,摆出了三个空心方阵,堪称维京方阵的复刻版。
“自由射击!”
得到军官的指令,铁甲弩手把十字弩指向地面,左脚踩住弩身前端的铁制脚踏环,双手用力向上拉弦,然后取出弩箭放入箭槽。
下一步,弩手透过前两排长矛兵的缝隙,瞄准那些绕圈跑动的游牧骑手,扣弦射击。这种弩箭对于无甲单位的杀伤距离达到一百五十米,操作简单易学,唯一的缺点是射速稍慢。
双方对射五分钟,游牧民的坐骑逐渐疲惫,骑手的拉弓速度开始放缓。
见状,法军的三百骑兵出动,他们装备链甲、骑枪、长剑和轻盾,借助法兰克战马的高爆发力,狠狠撞进敌军阵列。
霎时,上百个游牧骑手的身躯被洞穿,剩余同伴四散撤离,试图引诱法兰克人追击,用经典的“边打边撤”战术对付他们。
法军骑兵没有上当,借助己方步兵的接应,他们迅速返回车阵,等待战马恢复体力,伺机发动下一轮毁灭性的冲锋。
战斗持续半小时,游牧骑兵的损失超过三成,相继撤离战场。阿尔弗雷德继续赶路,当天下午找到敌方老巢,用一场短促而激烈的步兵战将其攻陷。
整个冬季,法兰克人剿灭了十五个部落,俘获三千匹马,十六万头牛羊,阿尔弗雷德战功最为卓著,获得一个新的绰号——游牧毁灭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