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维格(大结局)(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407章 维格(大结局)
  公元875年12月,弗罗德与伊内乌正式签署和平协议。
  伊内乌暂时不考虑转型定居,弗罗德没有强迫他。等居特汗国意识到农耕的优势,迟早会做出选择。
  至此,帝国确定了在东方的边境,维塞加德山脉以东,是八个半游牧,半定居的附庸部落,作为第一道防线。
  维塞加德山脉是第二道防线,一些堡垒控制山间隘口,由潘诺尼亚边防军负责。
  山脉西侧的平原,之前修筑的营寨分封给小贵族们,作为第三道防线。
  皇储让施工队在营寨内部修筑石堡,拥有七米高、四米厚的石墙。假如游牧民越过前两道防线,这些小贵族为了保住自家产业,肯定会坚守内堡,和敌人拼至最后一人。
  第三道防线的西边,是潘诺尼亚的真正核心区:布尔诺、文多波纳(维也纳)。
  做到这种地步,弗罗德自觉仁至义尽了。
  返程前,弗罗德拟定立功人员名单。虽然葛瑞克是名义上的潘诺尼亚国王,但他尚未加冕,册封的权力取决于皇帝,只要这份名单递上去,有九成把握可以通过。
  这时,莱夫送来一份报告,发现名单上竟然有自己的名字。
  “你确定要给我一个伯爵领?”
  弗罗德点头,“潘诺尼亚土地多的是,多给一些无所谓,其余的中高级军官也有份,伯爵领、男爵领应有尽有。父亲常说中欧的山地蕴含矿脉,假如你运气好,还能境内发现一座煤矿、铁矿或铜矿。”
  莱夫身家阔绰,没有过多关注新领地的信息。加纳利群岛、西法兰克的领地,再加上潘诺尼亚的新地盘,他总计拥有三块伯爵领,根本管不过来,只能让下级封臣代为监管,收不到太多利润。
  公元876年4月,三道防线大致完工,弗罗德留下部分军队驻守边境,率领主力启程回国。
  时隔一年,东法兰克没有多少变化,易北河两岸遍布茂密的森林,偶尔出现一座定居点,哨塔上方飘扬着某户贵族的旗帜。
  内河船队顺流而下,最终到达易北河下游的汉堡,征讨大军在此换乘海船,然后沿着海岸线向西行进。
  五月初,船队到达加莱,短暂停靠期间,皇储向郡长打听当地状况。
  加莱郡位置关键,受到内阁的严密关注,因此治安状况好于另外的十九个郡。
  从去年开始,整个郡几乎没有叛乱,民众的态度从敌视逐渐转变为冷漠,再过十年,可以达到不列颠本土的水准。
  皇储长期处理政务,明白这是一份漫长且艰巨的任务,他仔细翻看下辖各镇的报告,总体上符合要求。
  五月十日,船队返回泰晤士河码头,内阁用一场凯旋式迎接征讨大军。
  黄金马车载着皇储,通过不久前完工的凯旋门,建筑主体是白色大理石,顶部是皇帝驾驶的青铜战车雕像,建筑外表面遍布浮雕,记录皇帝经历的每场战争。
  黄金马车后方是列队行进的士兵,还有各种战利品和博尔肖的妻妾子女——按照皇帝和内阁的意见,他们今后被安置在某座神庙。假如新可汗违背协议,维京帝国会扶持某个子嗣,掀起汗国的新一轮内战。
  接下来的时间,黄金马车绕着城内主干道逛了一圈。伦底纽姆的城区面积扩张很快,常住人口超过八万,目前仍在增长,是欧洲规模第二的城市,仅次于君士坦丁堡。
  仪式结束,皇储返回皇宫,不出意外的被叫到书房。
  维格简略问了一遍决战经过,对长子和外甥的处置很满意。
  “带兵打仗,最忌讳的就是高估自己的指挥水平,你、莱夫能够保持理智,这已经足够了。帝国的军事实力超过其余国家,只要稳妥行事,对面翻不了盘。”
  他继续提问:“未来二十年,你对帝国的看法是什么?”
  弗罗德神情肃然,走到窗边思考很久,给出自己的判断,“保持和平,发展不列颠本土和海峡南岸的二十个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