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改村计划(2 / 3)
谁都清楚北山青挣钱,可谁也没料到能滚出这般雪球——短短三月竟能撬动50亿资金……三个村五十年產值捆作堆也抵不上这数目。
“抵押贷款用的是北山青新植物品种权,我可是押上了全部身家!”秦峰特意加重语气,防备某些人见钱眼开动歪心思。
实际情况是绿洲科技5.4万亩新田即將投產,加上原有土地,日均採收北山青可达8700亩。
按亩均净利润10500元计算,后天起公司日均毛利润將突破九千万。
即便停止扩张,两个月填平五十亿资金缺口绰绰有余,根本无需抵押种权。
四爷与青石村几位族老低声商议。补贴和贷款无论如何操作,最多只能筹措四亿资金,秦峰实实在在扛下五十亿压力,这等於是让利给村集体。他们既没理由反对,更该全力支持。
“青石村全票通过!”四爷捋著山羊须表態,“说服村民的事包在我们身上。”
另外两村的族老见不用出钱还能分红,哪肯落后,爭相举手赞成。
“青溪村排第二!”
“胡说!我们青河村多出百亩地,理当排第二!”
“青溪村能和青石村连片开发!”
“我们青河村也能连片!”
秦峰屈指敲响会议桌:“都別爭了。青石村位於三村中心,首期开发顺理成章。剩下两村抽籤决定顺序,反正都能连片开发。”
四爷满意道,“拆迁补偿怎么算?”
“三个原则。”秦峰打开会议室的led巨屏,“第一,住宅按现有面积1:1置换,统一换成132平的標准户型,超面积部分按每平800元折成集体股份。过渡期每人每月发600元安置费。”
“第二,商铺按1:0.6置换沿街旺铺。”
“第三,新宅认购价每平3000元,每人限购两套;整栋民宿认购价每平5000元。”他特意加重语气,“凡是迁回本村的,都能享受这些政策。”
黄正德眼睛突然发亮,“你意思,只要是迁回来的本村村民都可以购买?”
“没错!已迁回的可优先认购,后续回迁的也能享受同等待遇。省里给了我们镇新农村改革试点的政策,我们可以趁著这股东风,大规模迁入人口,加速三村建设工作。”
投资太大,秦峰当然得考虑预售缓解资金压力,其次,经过整合后现有的三村拥有土地权的村民总共才2842人,这些人哪里能把新房住完?
一人一套也才37.5万平方,连总產权8%都不到,余下的即便拿一半出来做民宿,拿十分之一出来做店面,也还有192万平方米的房子待售。
秦峰也没准备在住宅这块挣钱,一平方多售了200块,真正施工后,这钱起不了作用。真想挣钱,完全可以把公共设施这块的费用摊进房价。
他主要的目光放在后期的店面,以及民宿上,配合公司后期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与人口后,这些才是真正能挣钱的地方。
“这样的话,我们三个村的人口不就暴涨了?”
“地方要发展,人口就是最大的红利,其它地方没有这个条件,我们拥有这个条件,就是最大的优势,要是没抓住这个机会,下次就不知道是猴年马月了。”
林金宝郑重提醒道,“土地权可不能分给外面的人!哪怕迁回来的也不行。”
拥有土地权的才有分红权,这个口子他们是绝对不会打开的,从秦峰第一次发出种植权那天开始,除了本村新增的人口,后续村集体土地一分都没有再分出去过。
“当然,土地权属就是分红权,这一点谁来也改变不了!后续集体將揣著大批量的股权,这些股权我也不建议分散掉,注入到集体资產,每年都能產生大量的分红,分红转给村民,这样稳妥。同时也能增加族老们的话语权。”
一群族老顿时笑而不语!
这意味著既能守住祖传的土地,又能通过集体股权延续话语权,更重要的是,百年之后祠堂的功德碑上还能添几行鎏金大字。 ↑返回顶部↑
“抵押贷款用的是北山青新植物品种权,我可是押上了全部身家!”秦峰特意加重语气,防备某些人见钱眼开动歪心思。
实际情况是绿洲科技5.4万亩新田即將投產,加上原有土地,日均採收北山青可达8700亩。
按亩均净利润10500元计算,后天起公司日均毛利润將突破九千万。
即便停止扩张,两个月填平五十亿资金缺口绰绰有余,根本无需抵押种权。
四爷与青石村几位族老低声商议。补贴和贷款无论如何操作,最多只能筹措四亿资金,秦峰实实在在扛下五十亿压力,这等於是让利给村集体。他们既没理由反对,更该全力支持。
“青石村全票通过!”四爷捋著山羊须表態,“说服村民的事包在我们身上。”
另外两村的族老见不用出钱还能分红,哪肯落后,爭相举手赞成。
“青溪村排第二!”
“胡说!我们青河村多出百亩地,理当排第二!”
“青溪村能和青石村连片开发!”
“我们青河村也能连片!”
秦峰屈指敲响会议桌:“都別爭了。青石村位於三村中心,首期开发顺理成章。剩下两村抽籤决定顺序,反正都能连片开发。”
四爷满意道,“拆迁补偿怎么算?”
“三个原则。”秦峰打开会议室的led巨屏,“第一,住宅按现有面积1:1置换,统一换成132平的標准户型,超面积部分按每平800元折成集体股份。过渡期每人每月发600元安置费。”
“第二,商铺按1:0.6置换沿街旺铺。”
“第三,新宅认购价每平3000元,每人限购两套;整栋民宿认购价每平5000元。”他特意加重语气,“凡是迁回本村的,都能享受这些政策。”
黄正德眼睛突然发亮,“你意思,只要是迁回来的本村村民都可以购买?”
“没错!已迁回的可优先认购,后续回迁的也能享受同等待遇。省里给了我们镇新农村改革试点的政策,我们可以趁著这股东风,大规模迁入人口,加速三村建设工作。”
投资太大,秦峰当然得考虑预售缓解资金压力,其次,经过整合后现有的三村拥有土地权的村民总共才2842人,这些人哪里能把新房住完?
一人一套也才37.5万平方,连总產权8%都不到,余下的即便拿一半出来做民宿,拿十分之一出来做店面,也还有192万平方米的房子待售。
秦峰也没准备在住宅这块挣钱,一平方多售了200块,真正施工后,这钱起不了作用。真想挣钱,完全可以把公共设施这块的费用摊进房价。
他主要的目光放在后期的店面,以及民宿上,配合公司后期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与人口后,这些才是真正能挣钱的地方。
“这样的话,我们三个村的人口不就暴涨了?”
“地方要发展,人口就是最大的红利,其它地方没有这个条件,我们拥有这个条件,就是最大的优势,要是没抓住这个机会,下次就不知道是猴年马月了。”
林金宝郑重提醒道,“土地权可不能分给外面的人!哪怕迁回来的也不行。”
拥有土地权的才有分红权,这个口子他们是绝对不会打开的,从秦峰第一次发出种植权那天开始,除了本村新增的人口,后续村集体土地一分都没有再分出去过。
“当然,土地权属就是分红权,这一点谁来也改变不了!后续集体將揣著大批量的股权,这些股权我也不建议分散掉,注入到集体资產,每年都能產生大量的分红,分红转给村民,这样稳妥。同时也能增加族老们的话语权。”
一群族老顿时笑而不语!
这意味著既能守住祖传的土地,又能通过集体股权延续话语权,更重要的是,百年之后祠堂的功德碑上还能添几行鎏金大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