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猫果树影业成立(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郑钱通过『沪东重机』重组赚了三百万。
  电影前期准备——包括演员片酬、设备租赁、场地等——已经掉小一百万,这次又交给马蒂·伯德七十万,剩下一百来万,要撑到中影的资金入帐。
  真是攒钱三年,钱三天。
  难怪投资人能成为绝大部分电影人的甲方爸爸。
  “——按照这个钱速度,剧组只能维持半个月了。”栗娜抱著帐本,一脸愁容的跟在郑钱身后,小声叭叭著:“你还要给中影那个赵经理开三万块的『諮询费』……”
  郑钱咳嗽了一声。
  “该的钱要。”他含糊著,制止小助理继续说下去,话锋一转:“如果觉得帐面紧张,我那几个同学的工钱先不著急给他们……”
  兔子能薅的也只有窝边草。
  “我的呢?”栗娜同学杏眼圆睁。
  “你的当然正常下发!”
  “这还差不多!”
  “唔,既然拿了钱,就该好好办事……公司执照什么时候下来?”
  郑钱问出这句话的第二天——也就是七月底,剧组开机第十天的时候——公司执照就办下来了。
  北平猫果树影业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郑钱。
  营业范围的位置黑乎乎的一大片,郑钱怀疑,自己那位助理是不是把所有符合要求的经营內容都罗列进去了。
  公司执照下来的当天,一直驻场的赵经理就立刻按照先前的约定,代表中影与猫果树签了合同,双方约定联合出品,共同出资500w,其中猫果树投资300w,中影投资200w,包含购买剧本、电影製作成本、演员及导演片酬,以及部分宣发成本。
  原本捉襟见肘的拍摄经费立刻充裕起来。
  至於与中影的合同里,之所以约定『部分宣发成本』,是因为直到现在郑钱都没放弃全国院线发行的可能性。只不过如果后续不增加投入,仅凭现在满打满算的五百万总投资,根本不足以支撑全国院线发行。
  数字院线也不行。
  连给影院的回扣都不够!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让人在意的。
  这份合同最让郑钱在意的条款,是双方约定,以2008年8月1日为起始日,整个电影的运作周期是十二个月,约定期满,无论电影是否上映、票房成绩如何,乙方都需要返还甲方220w元投资及利润。
  换句话,这其实更像是一份一年期借款合同。
  这类『运作合同』在这个年代刚刚流行,名义上联合出品,实质上来说,相当於一笔『定向融资计划』——製片人负责融资拍电影,投资者能够拿到確定性较高的回报——如果单看借款成本,百分之十的年化利率,非常良心了。但如果按照郑钱之前与中影的口头约定,这份合同內容就有些微妙了。
  见郑钱一直盯著附加的条款,赵经理似乎也有些不好意思——毕竟这跟之前说的联合出品不太一样——所以他特意解释了一下:“这个事情,主要还是你聊的时间有点晚……我记得你是六月底跟韩总谈的,对吧?”
  郑钱不动声色,幅度很小的点了点头。
  “嗯,那个时候,集团上一年的预算已经执行的差不多了,虽然还有一些活动资金,但毕竟是国企,制度很严……所以这个款子其实是韩总从其他地方给你协调过来的。”赵经理表达的很委婉。
  “再严也不至於几百万都没有吧。”栗娜皱了皱眉,假装没有听懂这位监製的画外音。
  赵经理咳嗽了一声,左右看了看,稍稍压低声音:“以上是官面上的说法……更具体的,嗯,你知道,7月份的时候,《赤壁上》上映的事情吧……现在看来,这个投资亏本的概率很大。当初这个项目就是韩总一力推进的,除了有岛国行业资源的橙天外,国內其他几家都没让进……开拍之初,预算就有四亿多,其中演员片酬差不多一个亿,主要戏份还没拍完,吴白鸽就要追加投资,一口气又追加了差不多一个亿。直到现在,加上后面陆陆续续的额外支出,按照现在这个宣发强度,估计最后总成本直奔五亿多,接近六个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