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义乌特產,狠人(四千字章)(1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69章 义乌特產,狠人(四千字章)
  林十三如今是锦衣卫的副千户,有每月查看邸报的资格。他乘坐的官船行至德州码头,岸上给他送来了兵部最新的邸报。
  邸报里记录了一场败仗。与其说是一场败仗,不如说是一个笑话。
  浙江淳安县有一艘卫所军的运兵船覆舟,只有一个人被救上了岸。
  浙江总兵俞大猷询问获救者:“船为何会沉?”
  获救者答:“有两名天杀的倭寇从船左边爬上来了。”
  俞大猷大怒:“你们有整整一百人,竟对付不了两个倭寇?被区区两个倭寇弄得沉船?到底是怎么回事?”
  获救者答:“对啊。两个倭寇从船左边爬上来,我们一百人都逃到了船的右边。船偏沉,可不就翻了嘛。”
  这个笑话完全能够说明为何卫所军这些年对阵倭寇屡战屡败。
  一支军队若无心作战,士兵不想打仗,怎么打都是个输。
  兵部夏官杨博让职方司郎中把这场败仗写入邸报,明显是在为募兵製取代卫所军制敲边鼓。
  瞧瞧如今卫所军的怂样子,不建新军行嘛?
  林十三將这个笑话说给了张伯等人听。眾人哄堂大笑。
  张伯道:“我这也有个笑话。说,一个京官和一个浙江地方官、一个宣府地方官坐在一处聊閒天儿。”
  “浙官说,我们浙江最勇敢的官员全都站在抗倭前线。”
  “京官说,我们京城最勇敢的官员都站在京师三大营后面督战。”
  “宣府地方官说,我们宣傅最勇敢的官员,负责向边军解释为何本月又迟发军餉。”
  眾人又笑作一团。
  林十三则收敛笑容:“唉。局面如此,也只有组建新军才能就转明军颓势。”
  李高问:“这一遭咱们还是在杭州下船嘛?我想西湖上的玉娘姐姐想的浑身哪儿都痒。她的研墨之术,嘖嘖嘖.”
  林十三却道:“不!咱们中途下船,换便装直接去义乌县。若咱们经杭州去义乌,胡宗宪一定会安排好一切。”
  “但这一遭,咱们不听胡宗宪的,也不听赵贞吉的。眼见为实。”
  张伯捋了捋鬍鬚:“嗯,为东南新军挑选兵源,这是大事,关係到抗倭的前景。你六亲不认是对的。是该眼见为实。”
  十日之后,浙江金华府义乌县,县城。
  三十几个“北方客商”牵著一群骡子进了城,在城里猪腚眼大街悦来客栈歇脚。
  为首的“掌柜”自然是林十三。
  眾人在客栈安顿下,叫了一桌子义乌当地的特色饭食。譬如义乌火腿、东河肉饼、上溪牛杂、神仙鸡一类。
  眾人大快朵颐后,林十三跟客栈掌柜喝茶攀谈。
  林十三道:“老掌柜,我们此番来义乌是为採买金华火腿运到京城去。我这心里发怵呢。”
  掌柜问:“发怵?客官是怕买到劣等的火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