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取悦临淮侯 诚意伯(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某日嘉靖帝翻看吏部报上来的歷年“卓异”知县名单。看到李性连续三年得卓,心想此人是个人才啊。
  再一看后面的籍贯、出身。竟是开国元勛李文忠之后。
  嘉靖帝龙顏大悦,破格提升李性为辰州知府。
  又过了两年,锦衣卫到辰州暗访,上奏评价知府李性“政尚平易,而公庭肃清,吏胥望而畏之。时势豪夺民利,性追而归之疍民。徭役悉均,里甲不扰,称良吏云”。
  嘉靖帝更加欣赏他。打算赐他恢復曹国公爵位。但遭到了首辅夏言反对。
  嘉靖帝无奈,只得让李性“降等袭爵”,只袭侯爵,爵地临淮。
  自此,大明有了临淮侯。
  李性外放做地方官时积劳成疾,封侯后没几年就病死了,因无子,便由其叔李沂绍袭爵。
  李沂绍死后,由其长子李庭竹继承爵位。
  这李庭竹又是一位猛人!那真是孔夫子掛腰刀,能文能武。
  十年前,他曾奉旨率南京营兵前往浙江,配合老將卢鏜抗倭。他不顾侯爵之尊,数次冒倭寇炮矢带头衝锋。屡立战功。
  军报传到京城。嘉靖帝对李庭竹大加讚赏。
  但为了防止开国勛贵之后死於东瀛小邦强盗之手的难堪事发生,嘉靖帝下旨南京世勛不得再亲自带兵抗倭。
  李庭竹这柄宝剑只得收回鞘中,之后一直蹲在南京城。
  言归正传。
  校场上,四十岁的李庭竹正在跟二十多岁的刘世延试射佛郎机炮,测量弹著点,编纂《炮銃会编》。
  二人不能去抗倭的战场一展身手。也只能通过编纂火器书籍的方式为抗倭出力。
  年轻的刘世延不似老祖刘伯温。对於诗词书画一窍不通,却武艺高强。
  一名营兵稟报:“稟侯爷、伯爷。新任南京锦衣卫千户林十三求见。”
  李庭竹道:“带他上来。”
  林十三来到两位上司面前,恭恭敬敬的行礼。並奉上了自己的履歷。
  刘世延翻了翻履歷,一脸不屑:“才四年多光景就从堂贴校尉升到了千户?蛮有门路啊!”
  “那些打过仗、流过血、立过功的明军袍泽都不见的有这么快的升迁。”
  林十三拱手:“回伯爷,属下也打过仗。”
  一旁喝茶的李庭竹眼前一亮:“打过仗?什么仗?”
  林十三朗声答道:“嘉靖三十五年夏,属下曾率一百袍泽,在盱眙县与抗倭名將瓦氏夫人、月空大师並肩作战。”
  “后又在松江海域遭遇倭寇八幡船,陷入重围。本已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幸得卢鏜老將军率战船增援,合力赶走倭船。”
  李庭竹脱口而出:“卢鏜、瓦氏夫人、月空大师都是咱大明的英雄啊!你竟有幸跟他们並肩作战过?”
  “看来你还真不是个京师里的绣枕头!”
  刘世延追问:“你亲手杀过倭寇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