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京察(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也只有这样的人,林十三才能引为心腹。
  如今孙越在北司负责搜集百官言论那摊子事儿。
  林十三一回到北镇抚司坐堂,孙越便来到他面前,手里捧着厚厚一沓耳目搜集来的百官言论。
  孙越道:“师父,这月上旬的百官言论整理出来了。”
  林十三关切的问:“对通关开海一事,百官如何议论?”
  孙越答:“无非两种看法。一种说糟的很,一种说好得很。”
  “说糟的很的那群人,大部分出身江南士族豪强,几辈人都当官。”
  “说好得很的那群人,大部分则是寒门出身。”
  林十三接过孙越递过来的百官言论,仔仔细细的翻看起来。
  林十三道:“这上面除了通关开海一事,议论最多的是吏部京察啊。”
  京察是大明吏部对在京官员的考核,无定期。有时一年一察,有时三年一察。
  要考察就要得罪人,有些圆滑的吏部尚书,在任期间一次京察都不搞。
  嘉靖朝的最高纪录,是连续六年没有进行过京察。
  如今新皇登基不久,杨博刚刚做了吏部尚书,上来就搞京察。可见杨博是个尽职尽责之人。
  京察不是简单的给京官分个好坏。要细分考察四格、八法。
  四格分别是守、政、才、年。
  四格一等曰“称职”,二等曰“勤职”,三等曰“供职”。
  四格三等又细分为“守”三等,一等廉、二等平、三等贪。
  “政”三等,一等勤,二等平,三等怠。
  “才”三等,一等长,二等平,三等短。
  “年”三等,青、中、老。
  八法则是贪、酷、无为、不谨、年老、有疾、浮躁、才弱。
  若在八法中得了“有疾”、“年老”的考语,强制致仕还乡。
  得了“浮躁”、“才弱”考语的,降一至三级任用。
  得了“贪”、“酷”、“不谨”、“无为”考语的,罢官夺职。
  而京察一等者,则会优先外放地方实职。但每次京察,往往一等者寥寥,落入“八法”受处分者数百。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一句话,京察是京官的噩梦。
  孙越道:“师父,那群京官最近都在问候杨老部堂的祖宗八代。说他搞京察是新官上任烧邪火。”
  “您老看,要不要重办几个嘴不干净的?”
  林十三却道:“京官有牢骚,是因世宗时的京察,往往不看官员优劣,只看官员给察官送的银子数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