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遴选三长,风雨欲来(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冯珙新派发给吏员们的任务,是实施均田到户最关键的一步。
  “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五里为一党。”冯珙顿了一下,接著道“分別选出邻长、里长、党长。”
  长史王昭快速地记下这些。
  “刺史,这邻长、里长、党长,该如何去选?”王昭记完以后,又出言问道。
  “邻长由百姓自发选定,里长从邻长中选定,党长由官署选定,里长和党长不得由大族担任。”冯珙直接道。
  冯珙好不容易將青州大族的根挖的差不多了,绝不容忍他们在青州建立“三长制”时再次崛起。
  “往后,检查户口,徵收租调,徵发兵役与徭役都由三长负责。”冯珙继续说道,“分一部分田產出来,作为三长的职分田,不允许买卖。
  担任邻长者,任职期间可以多种十亩良田,里长者二十亩,党长三十亩,去职以后,田產转交给下一任。”
  冯珙沉思片刻后,又说道:“对里长和党长进行考核,每年要往上匯报各自管辖区域的情况,官署负责核实情况。
  有虚假匯报的,直接罢免,並追究责任,有政绩不达標的,减少待遇,连续两年都不达標,也要罢免。如果有表现优异,並核实属实者,享三等吏员待遇。”
  王昭时不时对冯珙的部分建议提出建议。
  冯珙思索一番后,觉得有道理的,便听从王昭的建议,若是觉得不合適的,便坚持自己的想法。
  青州终究还是人太少了。
  即便冯珙已经多次选拔吏员,吏员的数量还是不够,三长制可以有效减少吏员的工作量,为吏员工作起到辅助作用。
  三长制表面上是建立起一个基层组织,实质上,是將大族对地方的控制权,拿回到自己手中。
  原荫附於豪强的荫户也將成为青州的编户,这是在与豪强地主爭夺户口和劳动力。
  若非青州最强大的几家豪强地主,要么已经像张氏那般烟消云散,要么就如王氏、乐氏这般,完全归顺,冯珙的这项政策绝不会这般轻易的推行下去。
  三长制的框架刚刚被搭建起来,冯珙算了算时间,便心急如焚的准备分田到户了。
  之所以这般心急,乃是因为根据封敕文此前所言,此时刘宋在清水河岸修筑的城池恐怕已经完成了。
  之所以还没有动静,应当是已经在调兵遣將了。
  咬人的狗不叫,刘宋越是安静,冯珙越是觉得不安。
  冯珙可不会小瞧刘宋,此时的刘宋还没有进入真正的衰败,依旧是名將云集。
  对岸的顏师伯就不是什么好惹的。
  青州兵近来的福利又增加了几分,同样的,训练强度也加大了几分。
  冯珙时不时地將刘宋不日来攻的消息散播出去,增加青州兵的压迫感。另一方面,又让一些队主、幢主,將此前败於宋军的原因都归咎於张氏。
  张氏到底是不是罪魁祸首,冯珙並不清楚,不过大概率不是。但是你说张氏死都死了,不用一用实在可惜了。
  將罪责归咎於张氏,最大的好处就在於青州兵的士气提升了许多。
  有人害我导致我打不过,和我真的打不过,那是两个概念。
  只要给出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人都是会自己安慰自己的,如此一来,青州兵面对宋军时,也会多几分底气,而不至於见到宋军就掉头鼠窜。
  至於真正导致封敕文兵败的元凶,冯珙心中虽然没有答案,但是也有了一个大致的范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