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兵权,是君王的根!(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卫尉的职务、多年来在军中积赞的威望,以及刘氏宗亲的血脉加成,足以使得刘泽一道军令,便让南军固守不出。
  简而言之:刘泽无法让南军,仅凭自己的意愿『动”;
  但只要想,刘泽就能让南军“不动”。
  且刘泽一旦决意让南军“不动”,那短时间內,无论是天子詔书,亦或是调兵虎符,
  都轻易调动不了南军。
  这种事態脱离掌控一一尤其是兵权不在掌控的感觉,让吕太后如坐针毡。
  但刘泽终归还愿意做『定海神针”,愿意为接下来,必然发生的政权交接保驾护航,
  吕太后即便暗下不爽,却也是心下稍安。
  借著侧身轻抚刘恭后脑的间隙,吕太后心思百转,头脑飞速转动。
  最终,却是悠悠开口道:“营陵侯,身宗亲刘氏一一朕相信营陵侯,不会做出有损於刘氏,有损於宗庙、社稷的事。”
  “营陵侯的妻子,是我女弟:吕的女儿一一朕也相信营陵侯,不会趁乱迫害我吕氏“而吕婆,即是营陵侯的岳母,也是已故舞阳武侯樊会的妻、当世舞阳侯的母。”
  “朕相信营陵侯,同样能安抚好元勛功侯、朝公重臣。”
  如是一番话,算是进一步拉近了自己一一拉近了吕氏和刘泽之间的关係。
  便见吕太后跨间,从衣袖中取出一只绢布小袋,魂不守舍的將其拿起,放在了身前的御案之上。
  “这,是高皇帝临终之际,留给皇帝,並由我代为暂掌的调兵玉虎符。”
  “凭此玉符,再加以调兵詔书,天下兵马,便无不可调动。”
  “—一朕,打算拜营陵侯为大將军,执此虎符,执掌南、北二军。”
  “北军按兵不动,照常巡视长安街头,並卫成长安城墙,及各处城门。”
  “南军,则卫成长乐、未央二宫。”
  “非朕詔諭,任何人不得出入长乐、未央两宫,直至皇帝-直至社稷大定。”
  “营陵侯手中的南、北两军,也绝不可为奸侯、宵小窃夺兵权。”
  说著,吕太后终是缓缓正过身,往向殿中央,已是满头大汗,神情如临大敌的营陵侯刘泽。
  “高皇帝打拼下来的宗庙、社稷,朕,便託付给营陵侯了。”
  “万望营陵侯,莫要辜负太祖高皇帝的信重,莫要使身上流淌著的刘氏血脉蒙羞。”
  言罢,吕太后便缓缓站起身,抓起案上,那枚装有调兵玉虎符的锦布袋,双手捧上前。
  却见刘泽不安的擦了擦额上冷汗,又不由自主的咽了口唾沫。
  犹豫再三,终是走上御阶,来到御案外侧,与吕太后隔案相望。
  缓缓抬起双手,却又莫名僵在半空一一併未接过吕太后递出的虎符,而是就势改接符为拱手,对吕太后沉身一礼。
  “蒙太后以宗庙、社稷之重相託付,不敢不慎重。”
  “只望太后,擬詔书一封,明臣『大將军”之职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