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这祖宗…丟人吶…(5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怎么?”
  “高皇帝所铸的汉半两,天下人不认?”
  却见阳城延微一摇头,迟疑再三,又缓缓点下头。
  搞得刘恭一头雾水,方摇头嘆息道:“一开始,是认的。”
  “因为高皇帝颁了詔令,不得不认。”
  “只是紧接著,天下人便群起而铸钱。”
  一一所有人都忙著熔掉秦半两,而后將其铸成十几枚,乃至几十枚汉半两。”
  “市面上的钱一多,物价应声而暴涨。”
  “短短一个多月,长安粮价,就从萧相国好不容易平抑下去的四百钱一石,暴涨到八千钱一石!”
  “然后,开始有人熔汉半两。”
  “熔一枚汉半两,以铸三四枚更薄、更轻,铅更多、铜更少的荚钱。”
  “再后来,即便有詔令为震,也没人愿意收汉半两了。”
  “不愿收汉半两,又不敢违背高皇帝的詔令,用其他钱幣一一百姓民索性,便开始以物易物.”
  说到最后,阳城延竟一脸落寞的低下了头,看不出是羞愧,还是为当年那段黑暗岁月而神伤。
  而刘恭的注意力,却在不知不觉间,落在了阳城延手心,那第三枚铜钱之上。
  “那枚,是皇祖母所铸的八銖钱?”
  闻言,阳城延却似是不愿再说,默然將这第三枚铜钱,递到了刘恭手中。
  接过这第三枚钱,刘恭只大致扫了一眼,又轻轻顛了顛,便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
  “比秦半两小,比汉半两大。”
  “成色,不似秦半两灿黄夺目,却也能看出铜色,比汉半两好了许多。”
  说著,刘恭將三枚铜钱,依次摆在同一个手掌心,对比观察起来。
  便见三个钱幣,无论是大小、重量,还是成色,都呈手机信號式布局。
  -
  汉半两最小、最轻,成色最差!
  八銖钱大小、重量均適中,成色也勉强够看。
  秦半两最大、最重,成色也最好、铜色最夺目。
  最有意思的是:这三枚铜钱一一这三枚大小不一,重量不一,成色也参差不齐的铜钱,无一例外,均铭有『半两”二字。
  三株重,含铜三成的汉半两:
  八銖重,含铜约莫五成的吕太后半两;
  以及,十二銖重,含铜七成的秦半两。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