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少府,哪来的钱?(2 / 7)
“但汉半两,毕竟是高皇帝所铸——
“唉~”
“这,便是君王之不慎,遗祸於后世啊~”
“也就是有皇祖母在,这担子、这烂帐,才落到了皇祖母头上。”
“若没有皇祖母,便会是由先孝惠皇帝,还有孩儿,为这笔烂帐而头疼。”
一一先帝本就未冠而立,主少国疑,自固威仪尚且勉强。”
“及孩儿,更是年七岁而立——”
闻言,张嫣似懂非懂的缓缓点下头。
又盯著手中的几枚铜钱,看了许久,方喃喃自语道:“得太后在,乃我汉家之大幸。”
“早先,尚还在侯府之时,父亲也曾私下说:若二世胡亥之时,掌秦大权的並非赵高、李斯等外臣,而是胡亥的母亲为摄政太后,那贏秦,也未必就会二世而亡。”
听闻张嫣此言,刘恭只默然点下头,却並未搭话。
这个话题,多少有点敏感。
或者说是有点尷尬。
一理儿是这么个理儿没错。
但有些话,並非话本身是对的,就能说、说了就没错。
比如,后世人口中的始皇帝贏政,在如今汉室,就只能是『秦王政』。
因为当今汉室,並不认可贏政『皇帝”身份的合法性。
对於秦横扫六合,一统天下,汉室官方的政治定性为:秦作为宗周诸侯,窃夺宗周社稷,诛灭燕、赵、齐、楚、韩、魏等其余的宗周诸侯。
这是篡逆!
汉室,不认可秦作为统一政权,统治诸夏之民的合法性!
自然,也不认可贏政自立为『始皇帝”的合法性。
根据汉室官方认定,刘汉社稷,是继承自宗周。
说的详细点,便是周社稷被秦所窃夺,汉家则拨乱反正,诛秦篡逆,將周的社稷夺回想要將社稷还给周,却『碍於天下人盛情难却”,故而只能勉为其难继承周室,对天下的统治合法性。
至於秦一一汉家只承认贏秦,作为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而存在,自然也只承认贏政,
自父祖继承而来的『秦王”之位。
所以,在当今汉室,无论是正式场合还是私下里,都没人敢说贏政是“始皇贏政”,
而只能说:秦王政。
这是关乎政治立场的原则性问题。
至於秦『二世而亡』一一贏政都不被承认是始皇帝、秦都不被承认是一个合法政权,
自更无从说起秦二世而亡了。 ↑返回顶部↑
“唉~”
“这,便是君王之不慎,遗祸於后世啊~”
“也就是有皇祖母在,这担子、这烂帐,才落到了皇祖母头上。”
“若没有皇祖母,便会是由先孝惠皇帝,还有孩儿,为这笔烂帐而头疼。”
一一先帝本就未冠而立,主少国疑,自固威仪尚且勉强。”
“及孩儿,更是年七岁而立——”
闻言,张嫣似懂非懂的缓缓点下头。
又盯著手中的几枚铜钱,看了许久,方喃喃自语道:“得太后在,乃我汉家之大幸。”
“早先,尚还在侯府之时,父亲也曾私下说:若二世胡亥之时,掌秦大权的並非赵高、李斯等外臣,而是胡亥的母亲为摄政太后,那贏秦,也未必就会二世而亡。”
听闻张嫣此言,刘恭只默然点下头,却並未搭话。
这个话题,多少有点敏感。
或者说是有点尷尬。
一理儿是这么个理儿没错。
但有些话,並非话本身是对的,就能说、说了就没错。
比如,后世人口中的始皇帝贏政,在如今汉室,就只能是『秦王政』。
因为当今汉室,並不认可贏政『皇帝”身份的合法性。
对於秦横扫六合,一统天下,汉室官方的政治定性为:秦作为宗周诸侯,窃夺宗周社稷,诛灭燕、赵、齐、楚、韩、魏等其余的宗周诸侯。
这是篡逆!
汉室,不认可秦作为统一政权,统治诸夏之民的合法性!
自然,也不认可贏政自立为『始皇帝”的合法性。
根据汉室官方认定,刘汉社稷,是继承自宗周。
说的详细点,便是周社稷被秦所窃夺,汉家则拨乱反正,诛秦篡逆,將周的社稷夺回想要將社稷还给周,却『碍於天下人盛情难却”,故而只能勉为其难继承周室,对天下的统治合法性。
至於秦一一汉家只承认贏秦,作为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而存在,自然也只承认贏政,
自父祖继承而来的『秦王”之位。
所以,在当今汉室,无论是正式场合还是私下里,都没人敢说贏政是“始皇贏政”,
而只能说:秦王政。
这是关乎政治立场的原则性问题。
至於秦『二世而亡』一一贏政都不被承认是始皇帝、秦都不被承认是一个合法政权,
自更无从说起秦二世而亡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