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少府,哪来的钱?(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著,刘恭下意识舔了舔嘴唇,好似是为自己描述的那个场景,而莫名憧憬起来。
  待反应过来,知道汉半两不会平白无故消失,又颇有些遗憾的嘆息摇头。
  少府內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果说,由丞相府所掌控,以农税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国库,是汉室政权的公用帐户;
  那由少府掌控,以口赋一一即人头税作为主要收入的內帑,便是独属於汉天子的私人钱袋。
  国库没钱,便是汉室中央没钱,官员俸禄就发不下去,天下各地的项目就得不到拨款,国家发展速度放缓,甚至陷入停滯。
  而內帑没钱,则是汉天子,以及如今名为太后、实为帝王的吕太后没钱。
  封建帝王手里没钱,会是个什么下场?
  没有人比朱明末代皇帝:崇禎帝朱由检,更懂得手里没钱的滋味。
  一还能怎么办?
  自掛东南枝唄~
  对於封建帝王而言,有钱和没钱,绝对是两个概念。
  国库有钱和內帑有钱、国家有钱和自己有钱,更是天差地別的两个极端,
  如当年,太祖高皇帝在位,府、库空虚一一国库、內帑都没钱,那就是一根筋两头堵。
  外朝没钱发官员俸禄,天子没钱做平乱军费,迫不得已,搞出来个汉半两,虽是解了一时燃眉之急,却也透支了汉家之后十年的未来。
  时至今日,汉半两问世都已经过去了十几年,汉家都仍在遭受汉半两,为汉室所带来的后遗症。
  强如吕太后,面对这个疑难杂症,都只能採取“保守治疗』,
  从这便不难看出:府库空虚,国家、天子都没钱,绝非小事。
  汉家开国之初,因府库空虚,而被高皇帝刘邦推上歷史舞台的汉半两,甚至都已经算是相当温和、危害相当小的应对手段了。
  而国家有钱、天子没钱,亦或是国家没钱、天子有钱,也同样各有利弊。
  老话说得好:腰包越鼓,嗓门越大。
  国家有钱,天子没钱,就等同於外朝“嗓门大”,有话语权。
  天子则会丟失话语权,为外朝所压制。
  反之,国家没钱,天子有钱,便是天子有话语权,外朝成为摆设。
  天子一言而决天下事,又很容易就会玩儿脱。
  比如歷史上,同样未冠而立,却功勋卓著的汉武大帝,便是类似的情况。
  彼时,文景之治才刚落幕。
  父祖为汉武大帝留下的少府內帑,钱多的串钱绳都被绷断、钱幣散落在地,库吏却根本收拾不过来。
  粮食堆积如山,甚至因存了太久而腐烂,只能被倒进长安城外的渭水,以至於堵塞河道,渭水为之不流。
  反观外朝一一天下人口、田亩、农產均达到瓶颈,农税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彻底趋於稳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