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不过淮南之流(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就使得周勃的脾性,日趋『率真”起来。
  说好听点叫率真,说难听点,其实就是鲁莽、粗心,外加神经大条。
  就好比此番,图谋不成,周勃的第一反应是怒。
  凭啥成不了?!
  刘恭小儿,凭啥不按我们的预期,去和自己的祖母对喷?!
  冷静下来后,周勃又开始安慰自己:也不算太差。
  起码看出了刘恭是个草包,连杀母仇人都不敢怨恨。
  反观陈平,在確定计划失败后的第一时间,便开始反思失败原因。
  確定失败原因,並非计划不够周全后,又开始思考起此次事件,所可能引发的后果,
  以及未来的事。
  从始至终,陈平没有哪怕片刻,將精力浪费在毫无意义的宣泄之上。
  尤其是在周勃最后,以一句『不过淮南之流”,將刘恭彻底轻视之后,陈平也是本能的心头一紧。
  刘恭,当真是『淮南之流”吗?
  淮南王刘长,不敢將生母之死算在老姬一一也就是吕太后头上,只让老实人审食其背了这口黑锅。
  当今刘恭,同样未將生母之死算在吕太后头上,当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当真是因为“不敢”吗?
  如果真的只是不敢,刘恭为何不学淮南王刘长,也找个背锅侠转移注意力?
  “不敢?”
  “还是不愿?”
  “亦或,是不想—.”
  暗下思虑间,越想,陈平便越觉得不对劲,
  却又始终想不明白哪里不对,便索性將此事暂且拋在脑后,不再多想。
  將心绪拉回眼前,见周勃一副『小儿不过如此”的姿態,陈平不由默然。
  思虑良久,终还是考虑到利益一致,便斟酌著开口,浅尝遏止道:“君侯,且莫掉以轻心。”
  “刘氏的天子,可没有好相与的。”
  “—一便是先孝惠皇帝,不也曾为朝堂內外断言『儒弱”,却再三让朝堂內外『大开眼界』吗?”
  “当今,虽较当年之先帝更加年幼,却终归还是刘氏天子。”
  “身上,终归是流淌著太祖高皇帝,以及老姬的血脉———”
  自先孝惠皇帝六年,安国侯王陵担任右丞相,併兼任太子太傅始起,陈平就已经彻底掌控了相府。
  尤其三年前,孝惠皇帝驾崩,王陵直接被任命为专职皇帝太傅后,升任右丞相的陈平,更是成为了名正言顺的大汉相宰。
  而这几年丞相生涯,也让陈平愈发体会到: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