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我汉家,国祚艰难(2 / 5)
“前岁,冒顿遣使来朝,欲与我汉家和亲。”
“皇祖母明明已经答应了冒顿的请求,匈奴使团却还是进一步提出:除了和亲公主外,还要另外陪嫁妙龄女子百人。”
“仍有余力贪图美色,便不难知那冒顿老儿,多半还身康体健。”
“至於月氏人,虽然困居河套、河西,却也有高原、大河为天堑。”
“匈奴人要想跨越高原、大河,踏足河套、河西,也绝非易事。”
“_一如果有一天,匈奴人真將兵力都投入到河套、河西,用於与月氏人决战,那我汉家,反倒是能稍缓一口气。”
“如今,匈奴人驰掠我汉北边境愈频,也正能说明:在河套、河西一一在月氏人身上,匈奴人,並没有投入多少兵力。”
言罢,刘恭便面色如常的收回目光,甚至还不忘举起酒爵,同身旁的王叔刘长一对饮。
放下酒爵,又朝对侧东席的代王刘恆咧嘴一笑。
而在御榻之上,看著刘恭如是一番侃侃而谈,太后张嫣面上,只悄然涌上一抹偷感十足的窃喜和自豪之色。
吕太后倒是面色如常。
既没有因为刘恭擅自插话,而表露出丝毫不愉,也没有因为刘恭的发言,而流露出认可之色。
只不咸不淡的微点下头,隨后便再度望向代王刘恆,
“代王,也是这么认为的吗?”
话问出口,不等代王刘恆作答,吕太后又看向刘恭身旁的淮南王刘长。
“阿长呢?”
“皇帝所言,阿长以为如何?”
这一问,让原本更具实际意义的交流,莫名多了一丝考校的味道。
刘长、刘恆兄弟二人稍一对视,还是由更年长的代王刘恆,率先起身作答。
“儿臣认为,陛下所言,甚是。”
“狄酋冒顿老而不死,未必就是一件奇怪的事。”
“而河套、河西的月氏人,也多半尚有自保之力。”
“如若不然,便该如陛下所言一一匈奴人全力谋夺河套、河西,而无暇驰掠我汉北边墙。”
中规中矩的回答,算不上有多惊艷,甚至可以说是把刘恭方才的话,换了一种方式重复了一遍。
吕太后却並没有表露异常,而是转头望向另一侧,正皱眉苦思冥想的淮南王刘长。
便见刘长犹豫再三,甚至还撇了眼身旁的天子刘恭。
待刘恭面带鼓励的含笑一点头,才从座位上起身,朝吕太后拱起手。
“母后。”
“儿臣倒是觉得,如今的局面,未必就能说明匈奴人,將重点放在了我汉家,而非河西、河套的月氏人身上。”
刘长此言一出,对座的代王刘恆面色应声一紧! ↑返回顶部↑
“皇祖母明明已经答应了冒顿的请求,匈奴使团却还是进一步提出:除了和亲公主外,还要另外陪嫁妙龄女子百人。”
“仍有余力贪图美色,便不难知那冒顿老儿,多半还身康体健。”
“至於月氏人,虽然困居河套、河西,却也有高原、大河为天堑。”
“匈奴人要想跨越高原、大河,踏足河套、河西,也绝非易事。”
“_一如果有一天,匈奴人真將兵力都投入到河套、河西,用於与月氏人决战,那我汉家,反倒是能稍缓一口气。”
“如今,匈奴人驰掠我汉北边境愈频,也正能说明:在河套、河西一一在月氏人身上,匈奴人,並没有投入多少兵力。”
言罢,刘恭便面色如常的收回目光,甚至还不忘举起酒爵,同身旁的王叔刘长一对饮。
放下酒爵,又朝对侧东席的代王刘恆咧嘴一笑。
而在御榻之上,看著刘恭如是一番侃侃而谈,太后张嫣面上,只悄然涌上一抹偷感十足的窃喜和自豪之色。
吕太后倒是面色如常。
既没有因为刘恭擅自插话,而表露出丝毫不愉,也没有因为刘恭的发言,而流露出认可之色。
只不咸不淡的微点下头,隨后便再度望向代王刘恆,
“代王,也是这么认为的吗?”
话问出口,不等代王刘恆作答,吕太后又看向刘恭身旁的淮南王刘长。
“阿长呢?”
“皇帝所言,阿长以为如何?”
这一问,让原本更具实际意义的交流,莫名多了一丝考校的味道。
刘长、刘恆兄弟二人稍一对视,还是由更年长的代王刘恆,率先起身作答。
“儿臣认为,陛下所言,甚是。”
“狄酋冒顿老而不死,未必就是一件奇怪的事。”
“而河套、河西的月氏人,也多半尚有自保之力。”
“如若不然,便该如陛下所言一一匈奴人全力谋夺河套、河西,而无暇驰掠我汉北边墙。”
中规中矩的回答,算不上有多惊艷,甚至可以说是把刘恭方才的话,换了一种方式重复了一遍。
吕太后却並没有表露异常,而是转头望向另一侧,正皱眉苦思冥想的淮南王刘长。
便见刘长犹豫再三,甚至还撇了眼身旁的天子刘恭。
待刘恭面带鼓励的含笑一点头,才从座位上起身,朝吕太后拱起手。
“母后。”
“儿臣倒是觉得,如今的局面,未必就能说明匈奴人,將重点放在了我汉家,而非河西、河套的月氏人身上。”
刘长此言一出,对座的代王刘恆面色应声一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