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传教士入京师(4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元的统治机构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机构。
  虽然大元的科举制度没有好好搞,各种政治腐败,暗箱操作不断,但是大元衙门的背吏多啊。
  大元隨便一个县衙就有几十乃至上百的录用胥吏,这些胥吏还没有工资。
  大元充许这些人自己创收,於是这些人疯狂剥削老百姓。
  大头朝廷拿,小头是自己的。
  明太祖朱元璋对此种乱象深恶痛绝,於是到了现在,大明的各县衙的具有正式编制的背吏只有十几个。
  规模非常的小,对於基层的控制力度自然也谈不上强。
  这点人能把税收好,保证地方没有大规模判断,已经是恪尽职守了。
  “还是钱太少了,太祖啊,您老人家薄赋的时候可曾考虑过后代啊。”
  朱翊钧无奈,明朝的税收少就和士绅豪强没什么太大关係。
  这些人的抗税活动只是加剧了朝廷財政的紧张罢了。
  如他的金银,说起来江南士绅已经拖欠了他近二百两了,但那是长年累月下来的数额。
  真要说起来,每年也就十几万,甚至几万的数额。
  这些钱自然多,一个楚王的身家呢。
  但是对於大明而言,也就那样。
  说到底,还是大明的税收太少了,税率定的本就少。
  商税少,农业税也少。
  这些都是国初定下来的。
  但那会儿有沉重的役平摊这种低成本税收。
  让大明可以发动廉价战爭的同时保证国內稳定。
  但是现在不同了,现在役规模稍微大点,地方就要上报,批准了之后,才能役。
  而且役也不再是什么免费的役,官府还得给钱。
  当然,这笔钱並不多,至少不如老百姓忙活自己的工作赚的多,但是这对朝廷还是一笔负担。
  並且役的话,官府还要管饭,哪怕不给钱,也得管饭。
  这个规矩是传承已久的,哪怕是暴君,昏君也要管饭。
  隋煬帝修运河的传言死了几十万人,这些人死法多种多样,有说累死的,有说病死的,但是真没人说是饿死的。
  “要收更多的钱,就要有更多的官,有了更多的官就要更多的钱。”
  这种政治逻辑听上去非常可笑,但是却是一个现实问题。
  就像前世要裁员,想要裁员,那就得扩大部门规模,因为裁员这种事情需要更多人去研究如何裁员。
  裁员数量越多,僱佣的人手越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