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兵役(4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明士兵逃亡的问题其实很简单,想想后世的能挣一万的工地搬砖,长途卡车司机,
  十几个小时,一个月休一天的血汗工厂。
  这些人也能吃饱饭,这些人学歷也很低,甚至这些工作的地方很多吃饭都是免费的,
  就算不免费,食堂价格也是白菜价格。
  但是问题来了,为什么长期缺人呢?
  因为这些岗位就是很苦啊。
  哪怕这些地方招聘的受眾定位都是所谓的市场就业竞爭力不强的人,他们很难挣到高薪,理论上来讲,他们应该能忍受。
  但实际上,没人去忍受的。
  人是好逸恶劳的。
  而且人的幸福感是对比出来的。
  大明的城市经济一直在发展,大明的城市正在变多,市民也在变多,这些所有人都是看在眼中的。
  能当市民,能去城市干活,为什么要去当兵?
  大明的卫所实行世兵制度,更糟糕的是,很多卫所隨著时间的发展,经济的增长,逐渐变成了城市,接触到了城市。
  原本应该在卫所里面孤立活著的人亲眼看到了城市的经济是怎么样的。
  甚至因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卫所的人也开始兼职干活,一心想著赚钱。
  这些人对城市充满嚮往,对於打杀毫无兴趣,甚至畏惧战爭。
  更糟糕的是,大明的路引制度也在崩坏。
  逃跑越来越容易。
  这就是大明逃兵的多的原因。
  很多人想不通,那是因为没有把古人当做真正的人去看。
  总是想著有口饭吃就是天大的恩德了。
  就该老老实实的坚守岗位。
  可实际上,並不是这样。
  仅仅是苦,就已经足够了。
  家里有良田,但是人少,怕苦怕累,於是卖掉,租出去,这样的事情在这个时代並不少见。
  那种拼了命耕地的,把自己当做牛马一样劳累的反而是少数。
  懒汉在古代一样不少。
  “义大利也是如此。”
  朱翊钧嘆息,大明同时代的义大利地区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米兰、威尼斯等国家几乎將国防交给了僱佣兵。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