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借鑑(1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90章 借鑑
  有大量后备的好处就是大明再次全军覆没什么的,就可以在短时间內重新武装大量的军队。
  就如土木堡故事,不管英宗损失了四万兵马也好,八万兵马也好,乃至二十万兵马,
  五十万兵马。
  事实就是,当也先因为俘获皇帝,担心明廷抢回皇帝,於是遁走浪费了几十天的时间之后,他围攻京师的时候,大明已经有了二十二万兵马守城。
  在这种情况下,所谓大明的亡国危机纯纯是耸人听闻。
  也先除非人人都是高达,不然如何攻破二十二兵马守卫的京师。
  这就是大明卫所制度的意义所在,这些兵马都是大明军户家庭中抽调的。
  这些军户因为世袭当兵的缘故,从小耳濡目染,对於军令,规矩,乃至武器的使用都是有基础的。
  理解成本极低是极好的兵员,哪怕有部分人身体弱,病秧子,也不影响其排列阵型。
  个人勇武和军阵斯杀是两回事。
  如满清,近战搏斗哪怕到了南明时代也不是明军的对手。
  哪怕是满清最精锐的士兵,廝杀搏斗一样打不过大明的披甲书生,乡勇。
  但是没用,满清照样能击溃明军。
  包括后世,別看兵王小说很多,纵横都市无所不能,现实中的兵王其实是打不过一个练散打的人。
  只要一个省级的散打运动员就可以轻鬆搏斗击败一个特种兵王。
  盖因兵王擅长的,就不是什么搏斗。
  军队的体术教官其实很多也是请一些散打之类的冠军,职业选手来当的。
  “此外,今后再有损失也能拉低军费。”
  朱翊钧越想越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如果是募兵制的话,损失过大,或者敌人过於凶猛,那么几十万军队全军覆没,那么愿意为了钱去卖命的人就不会选择参军了。
  毕竟人家赚钱是为了生活,而不是去送死,因此再想要招募军队,就需要提高价钱。
  换而言之,募兵制是一种国家强盛、打顺风仗的时候才能使用的一种制度。
  一旦是逆风局,那么就是毒药。
  此外养兵的费其实和养马、让民夫送粮食是一样的。
  这些人如果不当兵,那么就可以从事其他的工作,成为生產者。
  但是一旦当兵就成为消耗者。
  只消耗不生產的消耗者。
  他们需要消耗粮食,还需要拿军,训练也会消耗武器储备、火药储备。
  如果每天都有战爭,那还好说。
  可偏偏战爭这种东西具有不確定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