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开海(4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说如果再逃可以再抽籤,但是这是国家制度,不是什么儿戏。
  哪能让人隨便跑,这会引起各地效仿的,对朝廷的威望也是一个打击,能减少一点逃兵是一点。
  “是,我这就去起草。”
  “如此一来,就是需要担心一些人买通胥吏,篡改信息。”
  申时行有些担忧。
  “天下哪有万全之法?胥吏改革之后,我朝此类情况应当会减少。”
  张居正摇了摇头。
  “不过这赐予军籍倒是好办法。”
  申时行感慨,这真的是一个好办法,只能说张居正也不愧是军户出身,对於此类情况立刻能想到靠谱的执行办法。
  大明的卫所就是一个围城,里面的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去。
  很多人不知道,別看卫所逃兵多,但是逃兵多不代表军户逃跑。
  逃兵指的是卫所里面当兵的人跑了,军户指的是卫所內部的家庭。
  这是两码事。
  王家小哥从某卫所跑了,不代表王家跑了,如果王家还有男丁,那么王家就会再出男丁去补缺。
  没有男丁就查王家的族谱,找王家宗族的男丁,找到了,拿就找这个王家人出人,同时军户的福利待遇转移给这家人。
  如果王家只是一个小家族,没有男丁,那就卫所就等著,要么等王家生儿子,要么等王家绝户。
  绝户之后再想办法申报,招收一个新家族承担兵额。
  换而言之,卫所某种意义上来讲,很像后世的国企工厂。
  厂二代不学无术,无所事事,但是一直在厂里长大,忠心,而且耳濡目染之下入行门槛低。
  替补父母的职位能很快適应工作。
  而这些职位也是有限的,是以家庭的形式承包的。
  有些厂子效益不好,厂长没有经营好,或者厂里面有霸陵、勾心斗角,潜规则的矛盾,导致一部分人离开。
  但是厂子外也由大量的人想要进去。
  可要进去並不是说进去就能进去的,
  这需要门路,而且机会也难得。
  后世的人认为这是什么农奴、乞写不如的时候丝毫没有想过,这可是一份世袭罔替的工作。
  真正的铁饭碗。
  工作地还是包饭、有福利、包教育的。
  卫所在南北呈现两种比较大的状態。
  南方在倭寇之乱没来之前,很多地方都是相互传递继承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