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人才(3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著名的海禁执行最到位的其实就是山东。
  其他地方或多或少都要打个折扣,唯独山东执行最为严格。
  严格到了什么程度了呢,十多年后韩战爆发朝廷在山东徵召大批的水手,想要和日本人海战,结果发现在民间根本找不到足够的水手。
  原因也是很简单的。
  因为海禁政策实在执行的太到位了。
  山东对於京师的忠诚可不是后世才有的。
  这早都有了。
  以至於民间百姓看见海洋心生恐惧不敢报名。
  这也是朱翊钧为什么急著开海的重要原因。
  很多时候,不是你一声令下,就有很多人出海远航的。
  航海需要的水手也是需要培养的。
  可不是隨便找人就可以的。
  而威海卫,这处被朱翊钧点名的城市已经在朝廷的政令之下发生了变化。
  “好多的战船啊。
  沿海的老百姓们看著热闹。
  这些天频繁有战船被调来,一开始百姓们还严阵以待,生怕有倭寇来袭。
  以至於城市中的粮价都上涨了两成。
  即使官府一再张贴榜文告知百姓没有倭寇,所谓倭寇是谣言。
  但是这阻止不了很多人抢购粮食的热情,
  不过百姓也是有见识的,他们也不是没有经歷过倭寇真来袭的场面。
  发觉官府再无新的动作,粮食价格也开始缓缓下跌。
  这让一部分高价买粮食的百姓开始抱怨但也不乏头脑精明,消息灵通的人从中赚到了差价。
  “公公,我联繫了山东各地,还找了南方各地卫所求取船只,如今总算是筹措到了战船二百艘。”
  码头上,一个人諂媚的对著一个宦官笑著说。
  “倒是辛苦你了。”
  红衣宦官看著远处的战船露出笑容。
  他是张宏的义子张诚。
  因为皇帝对於开海的事情格外重视,这一点被张宏敏锐的察觉到。
  於是张诚这位被张宏格外看重且放心的义子就派来了。
  张宏三令五申,让他不要在当地强取豪夺,隨意加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