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贸易(5 / 6)
大明和蒙古的衝突再次激烈起来。
很多人以为是老道长討厌蒙古人,皇明成分有点高才导致大明和蒙古的关係恶化,但是其实不是。
对於老道长而言,和蒙古人的贸易本身就是亏的。
能赚钱又能如何?
能得到了一些便宜的马匹又能如何?
蒙古人因此有多少人避免饿死?
蒙古人因此能得到多少铁器?
蒙古人的实力正在增长,但是大明只是得到了一些少许的好处,假如蒙古人的实力增长是百分之10,那么大明就是百分之1。
这根本不能比。
大明的体量太大了。
但是对於蒙古人而言又是另一种算法,这些实力增长可以让蒙古人多养数万的兵马。
可对於大明而言,这点钱財那里够什么数方兵马。
这么一来一去,大明亏爆了。
因此对於老道长而言,或者说对於中原王朝的歷代君主而言,贸易一定是要与和平掛鉤。
没有和平的贸易是没有意义的。
对於老道长而言,没有边境衝突,他才能同意贸易,这是底线。
哪怕之前俺答汗是带领十万兵马入寇,边境贸易之后,入寇大明的军队数量变成了一两万,那么对於老道长而言也是不可接受的。
因为没有意义。
只要蒙古人还在高频率的入侵,哪怕数量减少,对於大明而言是没有任何区別的。
这代表著大明的边境还是得严防死守,大明不能裁军。
大明必须保持大规模的军队,这么一来,俺答汗领不领十万大军入侵,大明还是要养那么多的军队。
因此这样的贸易就是在资敌。
也难怪当初老道长如此破防。
俺答汗的行为在老道长看来几乎可以说是把他当小孩子糊弄著玩,虽然这並不是俺答汗的本意。
之后的俺答汗试图用武力手段打开大明的禁闭的大门,但是大明不是清末的满清。
大明反而抓紧完善九边长城体系,俺答汗只好开始使用外交手段,甚至自己开动脑筋,对內战爭,收服部族,加强集权。
自己拿贸易的好处给下面的人分润,保证贸易从上倒下,每个人都能拿到好处。
因此,俺答封贡才延续至今。
这也让俺答汗颇为得意,因为和明廷关係好,他甚至可以借道甘肃去青海。
俺答汗这几年过得非常滋润,自从放弃爭霸、放弃入侵大明之后,他发现当大汗的日子可以如此的美好。 ↑返回顶部↑
很多人以为是老道长討厌蒙古人,皇明成分有点高才导致大明和蒙古的关係恶化,但是其实不是。
对於老道长而言,和蒙古人的贸易本身就是亏的。
能赚钱又能如何?
能得到了一些便宜的马匹又能如何?
蒙古人因此有多少人避免饿死?
蒙古人因此能得到多少铁器?
蒙古人的实力正在增长,但是大明只是得到了一些少许的好处,假如蒙古人的实力增长是百分之10,那么大明就是百分之1。
这根本不能比。
大明的体量太大了。
但是对於蒙古人而言又是另一种算法,这些实力增长可以让蒙古人多养数万的兵马。
可对於大明而言,这点钱財那里够什么数方兵马。
这么一来一去,大明亏爆了。
因此对於老道长而言,或者说对於中原王朝的歷代君主而言,贸易一定是要与和平掛鉤。
没有和平的贸易是没有意义的。
对於老道长而言,没有边境衝突,他才能同意贸易,这是底线。
哪怕之前俺答汗是带领十万兵马入寇,边境贸易之后,入寇大明的军队数量变成了一两万,那么对於老道长而言也是不可接受的。
因为没有意义。
只要蒙古人还在高频率的入侵,哪怕数量减少,对於大明而言是没有任何区別的。
这代表著大明的边境还是得严防死守,大明不能裁军。
大明必须保持大规模的军队,这么一来,俺答汗领不领十万大军入侵,大明还是要养那么多的军队。
因此这样的贸易就是在资敌。
也难怪当初老道长如此破防。
俺答汗的行为在老道长看来几乎可以说是把他当小孩子糊弄著玩,虽然这並不是俺答汗的本意。
之后的俺答汗试图用武力手段打开大明的禁闭的大门,但是大明不是清末的满清。
大明反而抓紧完善九边长城体系,俺答汗只好开始使用外交手段,甚至自己开动脑筋,对內战爭,收服部族,加强集权。
自己拿贸易的好处给下面的人分润,保证贸易从上倒下,每个人都能拿到好处。
因此,俺答封贡才延续至今。
这也让俺答汗颇为得意,因为和明廷关係好,他甚至可以借道甘肃去青海。
俺答汗这几年过得非常滋润,自从放弃爭霸、放弃入侵大明之后,他发现当大汗的日子可以如此的美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