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局势(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转眼间,三个月便过去了。
  京师的朱翊钧收到了各方的消息。
  首先是山东威海卫。
  经过张诚多次组织船队远洋,他们终於摸清楚了水文、气候等情况。
  至少按照张诚的说法来看,威海卫舰队已经完全掌握了一条可以远洋的海路,確保每次航行不仅能远洋捕捞,还能保证一路上不会遭遇礁石。
  朱翊钧对此很满意。
  因为威海卫这三个月来,已经累计捕捞了数十头鯨鱼。
  威海卫甚至因此繁荣起来,出现了很多商人收购鯨鱼肉、以及龙诞香等东西毕竟鯨鱼浑身都是宝。
  可偏偏这片土地上没有捕鯨传统。
  至於日本,別看日本在后世捕鯨活动很猖,但是那是后世,战国时代的日本是纯纯的大陆国家。
  陆军为王。
  类似於没有大航海时代开启的时候的英国人。
  陆军都是很强的,反而海军没什么存在感。
  虽然日本倭寇很出名,但是饶是后世有很多日本倭寇的吹子,但是也没听说倭寇有什么海战战绩。
  大家都听过几十个倭寇追著数百、数千明君跑的段子,但是几条小船追著大明舰队跑的神话还是不存在的。
  日本水师的实力甚至连朝鲜都不如。
  就可见其多么烂了。
  因此,在东海这片海域,鯨鱼居然没有人类国家去大规模捕捞。
  所以產量是相当可观的。
  朱翊钧对此也顾不上什么生態环保之类的说辞了。
  没办法,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有些东西想要壮大,那么前提一定是得有利可图。
  朱翊钧想要扩充舰队,那么舰队自己就需要盈利。
  而对於远洋舰队而言,貌似也没有什么比捕鯨更加能盈利的方式了。
  这个过程,欧洲人也经歷过。
  或者说,欧洲人就在经歷。
  千万不要小瞧捕鯨,捕鯨这个行当的暴利且不说,只说这个行业的存在,就养活了多少水手、船员。
  拋开这些不谈,只说捕鯨这个行业导致一个国家可以保有多少远洋船只。
  虽说这些船只都是捕鯨船,但是一样是远洋船只,关键时刻完全可以徵调,
  当作军用。
  除了威海卫舰队带来的好消息之外,上海虽然没有短时间內聚集大规模的航队的,码头的建造速度相当快,很多商人开始聚集上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