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局势(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每隔几日,明军就发来奏报,说自己攻破了什么寨,杀了多少人。
  这样的军报每天都有,甚至一天可能有好几份。
  一开始朱翊钧还会计算一下今天大明杀死了多少女真人,到了后来,朱翊钧就只关心这些战报中明军的损失。
  甚至到了最后一个月,朱翊钧连明军的损失都不关心了。
  “难怪身居高位者往往冷血无情,人不是天生冷血无情的,而是在这位置上坐久了,见得多了,麻木了吧。”
  朱翊钧感慨。
  朱翊钧的確没有想到战报居然也可以如此频繁。
  或者说,中央集权已经到达了一定的程度,像这样的低微衝突也需要经过皇帝的过目。
  也难怪后来的方歷皇帝开始怠政。
  怠政並不意味著不理朝政。
  但是方歷之所以敢怠政,其中未必没有鸡毛蒜皮的小事太多的缘故。
  除过这些事情,俺答汗和贵族们的勾心斗角也被朱翊钧看在眼中。
  “蒙古人要废掉了。”
  朱翊钧摇了摇头,蒙古人在这位大汗的带领下迎来了復兴,但同时也在这位大汗的带领下,迎来了衰败。
  游牧民族学习大明搞都城、耕地、这不是纯纯搞笑吗?
  这些措施的確可以让牧民的日子过得好点,但也仅此而已了。
  牧民却因此失去了最重要的机动性。
  游牧民族和定居民族的征伐难度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俺答汗的这些措施的確有好处,蒙古人有了定居点,那么就可以进行稳定的贸易,那么蒙古人也將会市民化。
  迎来城市经济。
  出现市民阶层。
  只要蒙古人出现了市民阶层,那么蒙古精通骑射的牧民只会越来越少。
  愿意参战打仗的牧民也会越来越少。
  这是可以肯定的事情,后来的准格尔就是如此。
  准格尔汗国虽然还是一个蒙古人建立的国家,但是其早已经不是什么游牧民族了。
  那会儿的俄罗斯人都到外东北地区了。
  欧亚大市场已经建立,稳定的贸易路线也已经建立。
  因此准格尔汗国的蒙古人已经开始定居。
  这为准格尔的蒙古人接触火器提供了基础的条件。
  而现在蒙古人也有了稳定的商路,也有了给他们贩卖火器的国家,甚至他们內部也开始筑造城市。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