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罪责只在今朝罢了(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我二人先前所谈论的国事,难道不该如此言论?”
  洪承畴提醒道:“你確定想好了插手此事?倭国此事可大可小但分寸如何拿捏,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办的差事。”
  杨嗣昌也隨之感嘆,明白洪承畴的意思,道:“为天下事,你洪承畴不做,我杨嗣昌不做,无人爭先做成此事,百年之后,千古以后,又会不会有人做?”
  这么说著,杨嗣昌面色渐渐变得有几分哀伤之色,道:“洪阁老能征战西域,而陈奇瑜能者多劳,此外国朝尚有孙传庭这样的督帅,都是有大功於社稷,不可缺了你们。”
  “而这凤雏之举,这般可能断绝我大明生机之事,我杨嗣昌最合適去做。”
  洪承畴笑容渐渐平復了,他明白了杨嗣昌的志向,说道:“你真要挑起兵事?假意震,实则择机挑起事端?”
  “一旦战事挑起,无法平定,搅动东洋倭乱难消,即便你杨嗣昌身为阁老重臣,恐怕也是难逃一死。”
  杨嗣昌却是看著他,良久以后,在洪承畴有些眉头皱起的情况下,笑著转身就走,笑声爽朗,
  隨后留下来一句话。
  “行所事者,与为当时事!”
  “罪责只在今朝罢了,功劳流於后人说道便是!”
  宫墙下,这句话迴荡了又一段,留下身后人眉头紧皱,以至於许久后才挪步向前继续走去。
  崇禎十八年的十月,明廷的各道旨意传出各洋,设立“东洋巡抚”,统辖倭事,並管理从各样分舰队抽调出的五百三十余艘海上战舰,开始陆陆续续要求他们离港前往明朝大陆的几大军港。
  阁老杨嗣昌披掛鎧甲,调离文渊阁,与在萨摩城港岸驻兵等待朝廷书信的另一位阁老,总督陈奇瑜,一同处置倭国战事。
  伴隨著明朝的调兵遣將,关於在选择继续西征,还是先改变战略去控制日本倭国,皇帝也已经替明廷做出了最终的选择,尤其是继续向西对沙俄要塞土地进行扩张战爭的吴三桂,也被明朝皇帝调离了西伯利亚。
  在西北极寒之地,仅保留黑云龙一路,由其子黑明道镇守托木斯克要塞和纳雷姆地区,並从明军强行控制的楚科奇地区、通古斯地区、西伯利亚野民部落,强征五万蛮民青壮前往倭国,辅助大明对萨摩城的战爭。
  为了堆人数,也是配合陈奇瑜,皇帝还是头一回在战爭中,去动员北方少数族裔的蛮民加入军队,当做耗材来用。
  这种不人道的行为,令皇帝好几夜都没能睡得好觉,但諭令是照常发出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