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行营归家(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295章 行营归家
  “《行营归家》的確是遭到诸多文人士子的谩骂,你此话问的,却也合我原先所想。”
  陈子龙並不打算迴避这个问题,即便话题相当敏感,露出愁容道:“此篇小说,並未言明我意,全述天下连年战乱,理应被名士们漫骂加身。”
  “这天下从陛下登极以来,国势转弱为强,一扫天下混乱之局,为朝廷奔赴边外之地战死的军士何其之多。”
  他一边说,一边摇头嘆气:“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国破家亡之事,恐怕蛮夷也是一样会感到战爭所痛吧?”
  “何况——”
  “打仗终究是要死人的,像朝廷现在这样穷兵默武、涂炭生灵,难道这样的开疆拓土,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陈子龙说著,再次一杯水酒入肚,酒入愁肠,令对面的徐是反而沉默了。
  这么听,陈子龙所说的,难道不是对的事儿吗?
  既然是对的道理,这有什么好骂的呢?
  而且还是那么多大儒名士带头责骂,不仅是逼著刊印的书坊停止了刊发,还卖尽民间的《行营归家》,將这书尽数焚毁。
  太过激烈了。
  只不过他还没想多久,就想到了答案。
  那就是钱,利益!
  徐枋家里,也参与了皇商的贸易的,皇商的利益建立在哪儿?
  不就是从朝廷占据的土地上,把各种各样的资源变成钱吗?
  如果说陈子龙发文章,批评朝廷对外发动扩张战爭的话,实际上也就是在断掉这些皇商们赖以发財生钱的门路了。
  断人財路,不亚於杀人父母!
  皇商们对他发动口诛笔伐,属实再正常不过了,说白了,陈子龙的做法和文章不仅仅是叫商人们如此愤怒,其他参与到这个利益链条的势力,像入股性质的地方士绅、买办矿业的朝廷官员,都会辱骂斥责陈子龙。
  这些辱骂,无关正义和礼义廉耻仅仅是因为钱和土地而已。
  “兄长大义,我徐枋心服口服,朝廷近年打仗一打起来往往就是经年累月不得已歇,百姓为之奔波劳苦,赞钱纳税,朝廷把这些钱都用於打仗,而非民生,此绝非长久之计。”
  “兄长,我徐枋愿资助兄长,大力推行此书,並愿意拿家中薄財资助兄长进京,但由兄长所言,与民休息,停息止战!”
  “什么?”
  陈子龙有些错愣惊讶,看向徐枋的眼神都变得不同了,万没想到,他徐枋对自己如此优待,立刻想要婉言拒绝道:“为兄虽有进考,却无大志向,贤弟———”
  “兄长只管去做,我徐家的资產想必兄长也是清楚,这不过只是小钱而已,只愿兄长能够一展抱负,替天下百姓,向朝廷討要一个休养生息,於万民、於天下都不失为一件好事!”
  他说话的眼神坚毅,脸上带著酒后红晕,令陈子龙实在感动,二者相顾,隨著一声畅快的笑声,彼此敬酒,再下一盏!
  帘外的歌伶只顾著歌唱,芊芊细手摇动琵琶,厢房外的雨声渐渐停下了在西域,孙传庭带著一队亲卫骑兵穿越大片的林海,一边眺望高山,一边勒马忍著狂风暴雪,
  传令身后將佐,將营垒位置绘图传到后方去。
  这毕竟是乌拉尔河边缘,也就是真正的欧亚分界线,乌拉尔山脉的山势看著就不像是骑兵能够穿过的地带,好在哈萨克南部的地区,乌拉尔山脉逐渐变得低矮,变成一片的缓坡。
  这些缓坡地带倒是阻止不了明军穿过,祖泽润是毫不犹豫,提前渡过狭隘的冰河地区,朝著沙俄內陆杀过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