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偶遇(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撞了人还有理了?李乐知气往上冲,心说尚书府就能横行霸道?自己好歹也是个衙內,还能怕了你不成?但见对方人多势眾,自己是被锦衣卫带出来的,身边现在也没个伴当,只得强压怒火,冷声道:“尚书府固然尊贵,却也不该纵马伤人,今日之事,我记下了。”
  锦衣青年冷哼一声,正欲回话,后方青帷马车里忽地探出半截皓腕,素白指尖掀起车帘,露出女子云鬢间颤巍巍的珍珠步摇。“兄长在京十年,倒把京中紈絝的跋扈学了个十成十?”
  这锦衣青年幼时便被父亲送往北京,近日刚回,此时闻声眉头微皱,瞥了一眼马车,语气稍缓:“今日之事,权且作罢。”
  说罢扬起马鞭,“啪”的甩了个鞭,便欲离去。
  这一鞭子擦著鼻尖而过,李乐知原本强压的怒火“噌”地一下窜起,指著那锦衣青年,怒道:“哪里来的竖子,南京城岂是你撒野之地!如此大庭广眾,岂能如此欺压百姓?”
  心说先给他扣一个欺压良善的大帽子,如果闹起来,纵然是尚书府,也难逃舆论谴责。
  锦衣青年脸色一沉,正欲发作,马车中女声再次响起:“兄长,勿再爭执。”说罢车帘轻掀,露出一张清丽面容,女子目光柔和,却带著不容置疑的威严:“今日之事到此为止,兄长......”
  吴婉娥眸光扫过李乐知沾著菜渍的襴衫,话音陡然凝滯。
  那日秦淮河畔的刀光剑影骤然浮现——正是眼前这书生抱著她滚入刺骨寒江,单衣下透来的体温此刻仿佛还烙在脊背。
  吴婉娥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轻声道:“原来是你。”
  锦衣青年见状,眉头紧锁,却未再发一言。
  李乐知也认出了她,心中一震,心说原来真有这么巧的事,怒气渐消,拱手道:“原来是姑娘,那日匆匆一別,未曾想在此重逢。今日之事,实属误会。姑娘既然开口,李某自当息事寧人。只是尚书府的名声,还望令兄多加珍惜。”
  这女子正是南京吏部尚书吴岳之女,吴婉娥。
  吴婉娥生於大户之家,本就见识不凡,此时见李乐知话语间暗含机锋,三言两语便把尚书府推到风口浪尖,心中暗自佩服,心说这户部主事家的公子倒是个厉害人物,轻嘆一声道:“李公子言重了,那日救命之恩,婉娥一直铭记在心,家兄性子急躁,今日之事,还望海涵。”
  锦衣青年吴中礼瞪大双眼,原来妹妹那日落入贼手,便是眼前这小子所救,心中不禁五味杂陈,虽有不甘,却也知今日之事难以再爭。
  吴婉娥见兄长神色变幻,轻声续道:“李公子,改日定当登门拜谢。”言罢,微微頷首,马车缓缓驶离。
  马车从身边掠过,李乐知嗅到一丝淡雅的香气,心中微动。
  吴中礼狠狠盯著李乐知哼了一声,也隨著马车扬长而去。
  目送马车离去,李乐知淡淡一笑,也继续慢慢前行。
  他见到店铺便进去隨意瀏览一番,刚刚来到这个朝代,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好奇。
  隨意走著,看到一家玉石店,李乐知信步而入,一眼便看见尚书府那对兄妹也在,吴婉娥正挑选首饰,见李乐知进来,忙转身施礼。
  李乐知见吴婉娥一张俏美面孔,温婉动人,也不急著离去,便佇立一旁,拿起一只耳簪仔细观看。
  此时吴婉娥拿著一对玉鐲对店家道:“店家,这对鐲子多少钱?”
  店家笑眯眯地答道:“这对玉鐲乃上品,乃是古物,姑娘若是喜欢,便优惠些,十两银子。”
  李乐知见那对鐲子雕工精细,玉质温润,李乐知轻声讚嘆:“此鐲甚美,与姑娘气质相得益彰。”
  吴婉娥微微一笑,目光柔和:“多谢公子讚赏。”吴中礼在一旁冷哼一声。
  吴婉娥却未理会兄长的冷哼,转身对店家道:“便依您所言,这对鐲子我买了。”
  说罢,从袖中取出一锭银子递给店家,成色十足,足有十五两。
  那店家见眼前这对男女爽快,又是面生,心中贪念大起,將银子纳入袖中,將玉鐲包好,递给吴婉娥,道:“如此,银货两讫,姑娘您拿好,可別摔坏了。”
  吴婉娥接过玉鐲,对老板道:“店家,那剩余银两可否换成些碎银,我方便携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