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紈絝 又见紈絝(1 / 3)
县衙內堂。
孙文璋端详著眼前的年轻人,思绪回到月前刑部尚书公子那桩案子。
当时李乐知帮助自己断案,当时以为这个年轻人胸有急智且胆识过人,便向他户部主事的父亲卖了个好,把李乐知要到县衙来歷练,也便於与他父亲李长远加深联繫。
从刑部尚书家公子那个案子接触李乐知,这月余来,这年轻人在衙中做事沉稳干练,处理公务井井有条,深得同僚讚誉。
未料想这看似文弱的书生,竟能从溺毙寡妇的寻常命案里揪出真凶。
更令人惊诧的是他竟能调动锦衣卫彻查,最终牵连出漕粮贪腐大案,连刑部大员都因此落马。
这就很不简单了。
孙文璋摩挲著案牘上的《大清律例》,暗忖此人手段之深:既能抽丝剥茧勘破迷案,又善借势运力周旋於各司衙门,这般年纪便有如此城府,实属罕见。
“县尊大人?”
被李乐知的呼唤惊醒,孙文璋回过神来,微笑道:“你去应天府当差,当然是好事,我本是赞同的,可是你帮助海抚台去做那清田之事,你父亲可知晓?”
李乐知微微頷首,沉声道:“家父虽未详询细则,却言『清田乃固本安民之策』,只说叫我放手去做。”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哦.....”孙文璋应了一声,心想这小子胆大包天,他老子也不加管束,那清田之事岂是易与?一个不小心,就是万劫不復啊......
孙文璋想了想,道:“江寧县的富商大户我还是比较熟悉,乐知你以后若是有什么关於本县之內的事,儘管直言无妨,我自会尽力协助。”
又道:“但这清田一事牵涉甚广,务必谨慎行事,以免触怒贵人,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切莫因一时衝动而误了自家前程。乐知你年轻有为,才堪大用,当知刚极易折之理。”
我遇到的都是好人吶。
李乐知心中一暖,感激道:“多谢大人提点,乐知受教了。”
————————分割线————————
应天府衙。
海瑞將一本薄册置於案上,皱眉道:“南京户部去年清丈,单单华亭一县就查出隱田两万八千亩,这数字里七成掛著徐家的名头!其中二成掛在崇王府,三成掛在南京城的门生故旧名下。”
手指敲著案几,“徐阁老致仕时说薄田千亩颐养天年,如今他三个儿子名下就有祭田、学田、义田十二种名目,如今累计徐家这各县土地........二十四万亩,倒是抵得几个县了。”
“岂止如此,这二十多万亩地的税赋,可抵应天府一年钱粮。”李乐知接口道:“大人,这几日我已將清丈章程细分八款,隨时可按大人意思发往所辖州县。”
又补充道:“学生以为,可先从徐阁老家开始,其他各县暂时不动。”
二人说著话,外边一阵喧譁声响起,不多时,差役拿了几个食盒进来,稟道:“司礼监王禄王公公言道眾位清田官辛苦,特地送来饭食......”
海瑞冷笑道:“我到任后,去岁水患,朝廷拨给江南的三万两賑济银,倒有一半进了这守备太监王禄手里,我还没去寻他要银子,他倒送上门来。”
说罢用手一拍桌角,“前日派往皇庄的算手回报,王禄爪牙竟敢扣押官造量具,说什么'內府田地岂容外官丈量。'真是猖狂至极!”
海瑞越说越气,一扬手,將食盒摔在院子里,饭菜撒了满地,油脂浇的青石滋滋作响。
愤恨半晌,才接著问李乐知:“你刚才说这清田之事应从徐家开始?却是为何?”
李乐知清了清嗓子,道:“学生已核验应天府歷年田籍,四千一百宗涉田讼案,三千七百余件直指徐氏门庭,这便是药引子,”
抬头迎上海瑞清冽目光,“其次,这清丈田地之事乃是大势所趋,徐阁老官历三朝岂会不知?纵然他门生故旧遍布朝中,可如今毕竟已是致仕之身,也是难抗法纪,所以这田地,他是不得不吐。” ↑返回顶部↑
孙文璋端详著眼前的年轻人,思绪回到月前刑部尚书公子那桩案子。
当时李乐知帮助自己断案,当时以为这个年轻人胸有急智且胆识过人,便向他户部主事的父亲卖了个好,把李乐知要到县衙来歷练,也便於与他父亲李长远加深联繫。
从刑部尚书家公子那个案子接触李乐知,这月余来,这年轻人在衙中做事沉稳干练,处理公务井井有条,深得同僚讚誉。
未料想这看似文弱的书生,竟能从溺毙寡妇的寻常命案里揪出真凶。
更令人惊诧的是他竟能调动锦衣卫彻查,最终牵连出漕粮贪腐大案,连刑部大员都因此落马。
这就很不简单了。
孙文璋摩挲著案牘上的《大清律例》,暗忖此人手段之深:既能抽丝剥茧勘破迷案,又善借势运力周旋於各司衙门,这般年纪便有如此城府,实属罕见。
“县尊大人?”
被李乐知的呼唤惊醒,孙文璋回过神来,微笑道:“你去应天府当差,当然是好事,我本是赞同的,可是你帮助海抚台去做那清田之事,你父亲可知晓?”
李乐知微微頷首,沉声道:“家父虽未详询细则,却言『清田乃固本安民之策』,只说叫我放手去做。”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哦.....”孙文璋应了一声,心想这小子胆大包天,他老子也不加管束,那清田之事岂是易与?一个不小心,就是万劫不復啊......
孙文璋想了想,道:“江寧县的富商大户我还是比较熟悉,乐知你以后若是有什么关於本县之內的事,儘管直言无妨,我自会尽力协助。”
又道:“但这清田一事牵涉甚广,务必谨慎行事,以免触怒贵人,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切莫因一时衝动而误了自家前程。乐知你年轻有为,才堪大用,当知刚极易折之理。”
我遇到的都是好人吶。
李乐知心中一暖,感激道:“多谢大人提点,乐知受教了。”
————————分割线————————
应天府衙。
海瑞將一本薄册置於案上,皱眉道:“南京户部去年清丈,单单华亭一县就查出隱田两万八千亩,这数字里七成掛著徐家的名头!其中二成掛在崇王府,三成掛在南京城的门生故旧名下。”
手指敲著案几,“徐阁老致仕时说薄田千亩颐养天年,如今他三个儿子名下就有祭田、学田、义田十二种名目,如今累计徐家这各县土地........二十四万亩,倒是抵得几个县了。”
“岂止如此,这二十多万亩地的税赋,可抵应天府一年钱粮。”李乐知接口道:“大人,这几日我已將清丈章程细分八款,隨时可按大人意思发往所辖州县。”
又补充道:“学生以为,可先从徐阁老家开始,其他各县暂时不动。”
二人说著话,外边一阵喧譁声响起,不多时,差役拿了几个食盒进来,稟道:“司礼监王禄王公公言道眾位清田官辛苦,特地送来饭食......”
海瑞冷笑道:“我到任后,去岁水患,朝廷拨给江南的三万两賑济银,倒有一半进了这守备太监王禄手里,我还没去寻他要银子,他倒送上门来。”
说罢用手一拍桌角,“前日派往皇庄的算手回报,王禄爪牙竟敢扣押官造量具,说什么'內府田地岂容外官丈量。'真是猖狂至极!”
海瑞越说越气,一扬手,將食盒摔在院子里,饭菜撒了满地,油脂浇的青石滋滋作响。
愤恨半晌,才接著问李乐知:“你刚才说这清田之事应从徐家开始?却是为何?”
李乐知清了清嗓子,道:“学生已核验应天府歷年田籍,四千一百宗涉田讼案,三千七百余件直指徐氏门庭,这便是药引子,”
抬头迎上海瑞清冽目光,“其次,这清丈田地之事乃是大势所趋,徐阁老官历三朝岂会不知?纵然他门生故旧遍布朝中,可如今毕竟已是致仕之身,也是难抗法纪,所以这田地,他是不得不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