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气量(2 / 3)
无事不登门,谢伊专门来找,必定是刻意为之。
话说到这里,谢伊也没必要装了,抿了一口酒后,转而看了一眼关羽。
当场,关羽心领神会。
“三弟,隨我一起。”
“好!”
张飞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只要是跟自己大哥有关的事,他都愿意去帮忙做,起身就去跟著关羽出帐。
隔墙有耳,接下来的谈话若是落入他人耳中,怕是会给刘备招来杀身之祸,不到时候前,万不可暴露。
等关张二人出去守候,刘备见四下无人,也不拐弯抹角了,直言不讳:
“不知先生此番来访,有何见教。”
见教?
这可不是见教!
没有立刻作答,谢伊反倒是主动站起,先给刘备倒满一杯酒,隨即在对方惊骇目光下,双手捧起酒樽,將头低下,语气诚挚:
“谢伊拜谢恩公当年救命之恩。”
莫名来了这一出,这给刘备惊的差点没反应过来。
“啊?先生何出此言,快快请起!”
惊愕之余,刘备赶忙搀扶谢伊。
对方可是有高瞻远睹的眼光,又有奇才策略,更是可上战场驰骋的义士,刘备自认不如,岂敢受此大礼。
恩公?什么恩公?他哪里敢认恩公二字?
“玄德公可曾记得,中平二年,曾有一孩童流落到涿州县界楼桑村?”
正在被搀扶,可谢伊却並未动弹,依旧在原位,自顾自讲述过去,仿佛回到多年以前。
“当日那孩童饱受黄巾之乱影响,流离失所,与家人失散,幸得当地一织席贩履的农户收留,供以食果腹,后又自討荷包,送其前往潁川避难。”
诉说往事,谢伊面色平静,丝毫看不出任何伤感,但话里字字真诚,真情流露。
直到听闻此处,刘备依稀间记得好像確实当时帮过一个孩子。
没想到五年后,已学成归来,有所成就。
而回忆起过去的种种,谢伊更明白该做些什么。
若无刘玄德,何来谢义涵?
“当日若不是恩公愿施以援手,伊只怕也无破敌之成就。”
“恩公在上,请受伊一拜。”
说完,再拜。
说起来,刘备算是他祖宗,拜一个不寒颤,不寒颤。 ↑返回顶部↑
话说到这里,谢伊也没必要装了,抿了一口酒后,转而看了一眼关羽。
当场,关羽心领神会。
“三弟,隨我一起。”
“好!”
张飞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只要是跟自己大哥有关的事,他都愿意去帮忙做,起身就去跟著关羽出帐。
隔墙有耳,接下来的谈话若是落入他人耳中,怕是会给刘备招来杀身之祸,不到时候前,万不可暴露。
等关张二人出去守候,刘备见四下无人,也不拐弯抹角了,直言不讳:
“不知先生此番来访,有何见教。”
见教?
这可不是见教!
没有立刻作答,谢伊反倒是主动站起,先给刘备倒满一杯酒,隨即在对方惊骇目光下,双手捧起酒樽,將头低下,语气诚挚:
“谢伊拜谢恩公当年救命之恩。”
莫名来了这一出,这给刘备惊的差点没反应过来。
“啊?先生何出此言,快快请起!”
惊愕之余,刘备赶忙搀扶谢伊。
对方可是有高瞻远睹的眼光,又有奇才策略,更是可上战场驰骋的义士,刘备自认不如,岂敢受此大礼。
恩公?什么恩公?他哪里敢认恩公二字?
“玄德公可曾记得,中平二年,曾有一孩童流落到涿州县界楼桑村?”
正在被搀扶,可谢伊却並未动弹,依旧在原位,自顾自讲述过去,仿佛回到多年以前。
“当日那孩童饱受黄巾之乱影响,流离失所,与家人失散,幸得当地一织席贩履的农户收留,供以食果腹,后又自討荷包,送其前往潁川避难。”
诉说往事,谢伊面色平静,丝毫看不出任何伤感,但话里字字真诚,真情流露。
直到听闻此处,刘备依稀间记得好像確实当时帮过一个孩子。
没想到五年后,已学成归来,有所成就。
而回忆起过去的种种,谢伊更明白该做些什么。
若无刘玄德,何来谢义涵?
“当日若不是恩公愿施以援手,伊只怕也无破敌之成就。”
“恩公在上,请受伊一拜。”
说完,再拜。
说起来,刘备算是他祖宗,拜一个不寒颤,不寒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