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刘备赠甲(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虎牢虽可破,诸侯却难齐。”
  提及到此,谢伊也难免有些黯然,言简意賅的道出重点:
  “眼下虽诸雄匯聚,但各方野心皆有,多只为求谋取利益,並未有真心辅佐天子之心。”
  “故而,一旦击破虎牢,诸侯必定又会陷入尔虞我诈,各自为战状態。”
  “届时怕是除了曹公和孙太守愿意出兵外,其余人马依旧只会按兵不动,反倒是让董卓得以喘息。”
  人心啊~
  世上最不可直视之物。
  太阳、人心。
  这两样无论哪一个都不能直视,你直视他就会刺瞎你双眼。
  这还真是应了谢伊的那句,盟军终究是盟军,各怀鬼胎,各有所图,哪里能真合力呢?
  谁又愿意洗牌呢?
  別忘了,有些人的太守,州牧,刺史,还是董卓替小皇帝封的!
  鬼知道救出皇帝了,这头衔会不会被收回去。
  他们等的其实是董卓狗急跳墙,把洛阳里姓刘的全杀了,这样才能谋夺利益。
  比如举个例子,这才来的只有关东诸侯,其他地区只是喊了口號而已。
  益州的刘焉,荆州的刘表,他们就没来。
  明明他们都姓刘却不管事,就是因为他们期待洛阳里面姓刘的死光光了,那他们这些同样是正统汉室宗亲的就能顺应天命,下应人心,自立旗號,继皇帝位。
  至於其他诸侯为什么不动,还是老道理,他们一样在等董卓弄死皇帝。
  这样他们就可以在外面找一个姓刘,容易控制的那种来立为新皇帝,他们就搞个挟天子以令诸侯。
  可他们却忘了,多拖一日,董卓那边越是有机会反击,加上有李儒协助,说不定诸侯还会沦为弱势方。
  也正因谢伊提醒,刘备顿感拨云见日,茅塞顿开,之后便是气急怒斥:
  “想我大汉昔日之旷古盛今,今被董贼篡政,然各路诸侯世食汉禄,享高位,偏无几人真心討贼。”
  “反而在背后使计,相互排挤,暗中谋算,此等行为,著实令人不齿!”
  嗯,確实不齿。
  袁术大家都看到了。
  拖后腿第一人非他莫属,最好的写实榜样,怕是其余人也早晚隨波逐流了。
  “义涵。”
  对於谢伊的忠告,又知晓此地不是久留之地,刘备也是言辞郑重,肃穆道:“烦请为备指出一条明路。”
  既然诸侯不靠谱,那刘备也想好了,自己来走匡扶汉室这条路。
  “玄德公莫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