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宋朝传统,打仗不给粮草!(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秦镇的话,还没完。
  还不等诸天万界无数人细细思考呢,就听,秦镇继续开口……
  “这计划,怎么说呢,不应该说更周密,更应该说是打补丁。”
  “之前计划的很好,但他们没想过具体会发生什么事,也没想过这种事具体的阻碍到底有什么。”
  “干任何事,不怕出问题,就怕没问题。”
  “现在问题出来了,那解决问题就行了。”
  “於是乎,金军刚退,李纲就被罢免了。”
  “李纲这情况,比较复杂。”
  “李纲本来是文官,而且,妥妥的保守派一员,並且,还是无锡人,就算不是东林党的一员,那至少也代表了江南士绅阶级的一方。”
  “东林书院是1111年创办的。”
  “李纲是1112年登的进士第,时年,他三十岁。”
  “成为进士后不久,就被授予承务郎、相州教授。李纲为了照顾家庭,改易镇江。”
  “所谓教授,就是宋朝时期,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师,要么,在太学中讲学,要么,就去地方官学中任教!”
  “本来,是让李纲去相州的,但最后还是去镇江了!”
  “镇江这地方啊,与无锡都属於江南的腹地。”
  “镇江与无锡,本来隔得也不远,就三百里。”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李纲是教书的,专门教官学。”
  “而东林书院,属於私塾类型了,创办者叫杨时。”
  “杨时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李纲老家就是无锡的。”
  “他就是为了方便回老家,才专门选了镇江当教授,所以,经常跑回去也很正常。”
  “回去之后,知道有个东林书院,自然也会去拜访。”
  “李纲身为官教,与周围这些私教打交道也很正常。”
  “反正,一来二去,也就熟识了。”
  “到了1115年,李纲终於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说白了,就是諫官。”
  “諫官,这个职位,经常就与旧党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係。”
  “隨便找几个諫官,基本上都是旧党。”
  “这也主要是因为,諫官这职位,其实没多大权利,但又相对来说比较重要,可以说上话。”
  “如果皇帝不启用旧党的情况下,旧党也只能当諫官,为自己发声。”
  “因此,旧党成员往往更积极地爭取諫官职位,以通过这一平台来影响朝政,反对新党的改革措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